故宮,位於北京中軸線之中心,原為中國明清兩朝皇帝宮殿,原名紫禁城。1925年成立故宮博物院,曆經五百餘年興衰榮辱,昔日神秘的皇家宮殿,向尋常人家打開了封禁。
故宮博物院近百萬件奇珍異寶,公開展出的藏品,僅僅占全部文物的1%左右。大量未展出文物,出於各種原因,尚未與公眾見麵。
故宮地下文物倉庫建成之前,多用故宮區域內的宮殿充當文物庫房,字畫、雕塑、匾聯、瓷器、銅器、古玩等等藏於其內。比如故宮東南西北四個角樓,存放著大量珍貴書版文物,儲藏條件不甚理想,一些古建築年久失修,室內潮濕、門窗不嚴,故宮相當一部分文物藏品,在簡陋的條件下,不能得到應有的保護。
陳蕾邊走邊向劉亦然介紹:“僅憑現在的科技、人員力量,上百萬件文物僅登記、整理、分類等工作,也得需要五十年的時間才能夠完工。這還沒有提及對一些破損文物的修複,這是一代又一代故宮人接力去做的事情。”
一間十餘平方米的房間內,陳蕾將一張有負責人簽字的批件,交由保衛人員。劉亦然從挎包取出證件、相機、采訪本、鋼筆、畫冊,兩名故宮地下文物倉庫的保衛人員一一檢查,仔細詢問來訪緣由。
劉亦然主動配合,五分鍾後,他將相機、采訪本裝進挎包,還是忍不住問道:“每一個人進到地庫,都要經過這麽複雜的檢查嗎?”
陳蕾笑了,她正在配合女保衛人員,說:“記者總是那麽好奇嗎?這裏可是故宮,就算是再大的領導進入地庫,也需要走同樣的檢查流程。”
門禁打開,劉亦然的麵前出現了一道鋼門,保衛人員走上前去,打開公用暗鎖,輸入暗碼,一聲清脆的響聲傳來,保衛人員扭動把手,用力推開厚重的鋼門。陳蕾和劉亦然進入後,保衛人員回身,再次將門反鎖緊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