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觀眾朋友們大家好。”
陸川對著鏡頭,說話有點支支吾吾。
太突然了,實在太突然了,連續五六天沒有動靜,陸川都以為維克多·莫蘭把新聞發布會的事情給忘記了,結果在一個稀鬆平常的早晨,他被請到了四號機的機艙裏。
四號機由歐洲航天局製造,是將來會批量列裝的小型熱熔體飛船之一,技術上已經相當成熟了。
EDC原定執行轉球計劃的,是美國研製的三號機,隻可惜在月隕攻擊地球的時候,三號機的研發基地毀於一塊千噸重的月岩衝擊。
雖然EDC對月岩攻擊早有預防,他們分析了這塊月岩的軌道,認為它會在距離研發基地極遠的地方觸地,但誰也沒想到,這塊月岩在突入到距離地麵還有一百公裏的時候突然解體,碎裂的月岩成麵狀鋪灑下來,研發基地不幸中招。被EDC認為最先進的小型熱熔體飛船,就這樣變成了廢鐵。
四號機此時已經以十馬赫的極超音速在大氣層內穿行了整整一天,這是EDC對‘轉球計劃’的一次嚐試。
24小時之內,四號機可以圍繞地球轉4-5圈,因為陸川的存在,四號機會清掉沿途直徑六米空間裏的希德粒子,一秒可以清理9萬立方米的空氣,每天大概有8立方公裏的希德粒子濃度被清楚。
當然,這對地球大氣六千億立方公裏的總體積,還是九牛一毛,就算不考慮希德粒子的擴散,不考慮地殼裏的希德粒子,想要將這些體積飛過一遍來,將希德粒子完全清除,需要飛兩億年才行。
這顯然是不現實的,但EDC並沒有計劃清除掉全球的希德粒子,他們認為隻要將地表的希德粒子濃度從25降到23以下就可以,兩點濃度、地表,在這個條件的限定下,便有可能在短時間內達成目標。
眾所周知,希德粒子的濃度分布規律是越往高空越大,空氣越稀薄越大,以至於到了外太空,它不再擴散,直接成為了固定的希德粒子光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