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燈弄晚霞,明月照浮雲。
過了胭脂坊,東邊幾條街愈發熱鬧,在街邊兩側搭好的戲台上,穿著皂衣的小廝用平頭竹竿一個個將紮好的花燈掛在竹架上,花燈節的彩絹從戲台上垂下來,錦簇一團。
城中的百姓或行或坐或立,對著紮起的戲台指指點點,賞燈的馬車慢悠悠的行過,裏麵妝容怡麗的女子掩嘴輕笑,迎合著官人的風雅。
府南河畔,很多穿著素衣的婦人們將早就折好的蓮花燈推進河裏,星星倒映在河中,蓮花燈愈行愈遠,不知在慰藉何處的亡魂。
趁著東風,追逐野趣的馬車也停在河畔穀地,隨著花樹在夜空中綻放,吟詩的才子也是倦了,拉著嫵媚嬌羞的姑娘去馬車內釋放另一種風情……
建安十三年八月十五,西市,雲影坊。
戌初。
雲影坊南北縱貫一條官渠,架起數座天橋。
雲飄天橋上,影落水渠中,因此建安京前任宰相李光甫親提坊名雲影。
橋上過行人,橋下橋把戲。
與市坊之中別處天橋不同,雲影坊的天橋在七十二坊市最是氣派,天橋下空出一片老大的地方。
天橋下麵是耍把戲的好地方,老少爺們總喜歡來這解悶找樂子,五花八門什麽人都有,久而久之倒成了一處江湖行當臥虎藏龍的地界。
適逢花燈節,三教九流什麽人都有,西域藝人,江南戲客,若想看些與平常不一般的戲法,來這裏總沒錯。
賣冰糖葫蘆,炊餅,與焦葉的小販穿行在人群中,這是一天頂好的生意,市坊之內的食肆也擺攤貨賣,炸羊腿,奶糕,臭豆腐,椰子餅……
市坊的空處,遊方賣藥的郎中,擺攤算命的方士,耍把戲的西域藝人,趁機向觀客兜售冰梨水的跑腿行走其間。
馬嗣虎和女兒蘇錦一路閑逛,不知不覺間就到了這個熱鬧的天橋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