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陰戲

第十二章 村口路

我先前說過,這條去村口的路是我從小走慣了的。

我小的時候,我們這兒一共六十幾戶人家,分成上村和下村。過去我的爺爺就住在下村的村尾,村尾再往後就是姑子嶺,我爺爺的老屋就正對著姑子嶺上那一片鬆林坡,據說那都是長了幾百年的大鬆樹,黑壓壓的一片,鬆林裏密不透光,就連白天進林子都要打手電,那一帶荒得很,我們這兒自己人都很少去。從下村到上村,用兩條腿走得一兩個小時,上村要比下村富裕,越靠近村口就越熱鬧,住戶就越多,檔口鋪麵都集中在村口這條路上。我小的時候住在奶奶家裏,常常讓小叔叔帶我去村口耍。我的小叔叔其實不樂意出門,但他不去,我奶奶就要罵他,他就隻好帶我去村口。他在外頭要我替他看路,因此他不能拿我怎麽著,每次都是等到去完村口之後過了好幾天才找個事來報這個仇。

我先前急著去染坊找昆子,叫了輛汽摩進來的,一路上顛得厲害,光顧著坐穩了,也沒注意看路。等到我還要去村口坐擺渡,想起來口袋裏沒幾個錢,要省著點用,就舍不得坐汽摩了。我從染坊這麽一路走回去,路還是那條老路,路的兩旁那幾戶人家,我已經叫不出名字來了,看上去也跟我記憶中的沒啥兩樣。我還看到賣豬肉的鋪麵,收攤之後用水衝過的青石板櫃台,在金燦燦的夕陽底下泛著又滑又膩的光。這一排的檔口都跟我小時候看到的一樣,沒什麽變化,隻是見不到人。

我仔細回憶起來,好像是從染坊街出來,一路上除了那個賴子,我就再也沒見到過別的人了。

這村子裏的人都不知道上哪兒去了。

這條通往村口的老路,路的兩旁大大小小的檔口鋪麵,全都不見人影。那一整條路上的門板都還貼著過年時的春聯,被風吹日曬的、斑駁褪色的紅紙頭,在夕陽底下嘩啦嘩啦地作響,襯得這條黃色的土路越發寂靜了。我看到那青石板的櫃台上,都積起了白一攤綠一攤的雞糞鴨糞,已經被太陽曬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