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陰戲

第三十八章 鬼戲

目連戲這個東西,不少人應該都聽說過。它是從唐朝一個名叫“目連救母”的講經故事演變過來的,大致上講的就是有個叫目連的人,他母親犯了錯,被打入陰司地獄,這個人如何進入陰司地獄,經曆種種考驗,最後把他母親給救出來的事。

這個戲之所以是非常出名的鬼戲,一方麵是這個戲講的是活人進入陰司地獄,遇到各種厲鬼,演起來很是陰森,另一方麵是這個戲其實是個喪戲,就跟我們這兒的神戲(就是我最前麵說的陽戲)一樣,是專門在守喪出殯時候演的戲,起的是個驅邪超度的作用。很多地方有人死得特別凶,或者遇到火災、瘟疫、水患之類的,一下子死了很多人,除了請道士和尚念經之外,還要再請一個目連戲班子,連演七天七夜。

不過我的小叔叔告訴我,目連之所以被叫作鬼戲,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演這個戲的不一定是人,很有可能是鬼。

我的小叔叔說,你仔細去看,目連戲一演就是好幾天,裏麵各式各樣的角色特別多,但一個目連戲班子的人卻很少,往往一個戲班子加上樂師不會超過十個人,而且通常一個戲班子都是姓同一個姓的。畢竟死人這種事不是天天遇得上,目連戲班子不像別的戲班子可以天天開張,人多了那是根本養不過來的。

你要是問他們那麽點人,怎麽能演出台上那麽多角色來,他們會跟你說他們是一個人輪換著演好幾個角色,但你要是仔細去數,就會發現戲台上同時出現的角色會遠遠超過這個戲班子的人數,這時在台上演的就不全是人,而是有鬼混在裏麵了。

這也是為什麽演目連戲的規矩特別多。目連戲演起來叫兩頭紅,就是不管演幾天,必須在落日的時候開始演,在日出的時候結束,而且演的過程當中,演員是不吃不喝,也不能跟人說話的,所有角色除了觀音、財神都必須戴麵,這都是為了方便掩飾戲台上的那些鬼。演目連戲之前要起殤,說是招魂,其實就是召鬼;要放猖,是為了避免召來特別凶的鬼,不聽戲班子使喚,不肯好好演戲,在台上搗亂,甚至鬧出禍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