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獨立兮山之上,雲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1]
深夜,貫穿東都洛陽城北諸坊的大街上,傳來了醇美清亮的男聲。如果是在白天,一定會有很多百姓湊過去,看看唱歌的是怎樣的風流男子。然而在這樣漆黑的東都夜色中,這聲音卻代表著無法形容的詭譎和異常。
一道風流的人影在大街正中緩步而行。披掛寶甲的金吾衛街使對不在坊中老實安歇,跑到街上犯夜的人一向凶悍,但眼下這位口中念誦著屈原所作《山鬼》的男子從他們跟前走過,這些人卻視而不見。他們一個個騎著駿馬自他身邊緩緩路過,每個人都目不斜視,隻當這道人影根本不存在一樣。
“留靈修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采三秀兮於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閑。”[2]
街使們身上的甲胄隨著馬步發出瑣碎的金屬敲擊聲,跟那位紫衣鬼魅的聲音攪在了一起,緩緩地向洛陽東城飄去。
深夜的東城,諸官署沉浸在一片黑暗中,隻在各自門前點著兩盞並不怎麽明亮的燈籠。這條大唐官署最集中的街道上,紫衣男子信步經過刑部門前,緩緩地走向最深處。
大理寺那兩扇深黑色的大門,在紫衣男子敲響之後便無聲地洞開,他朝著大理寺的深處走去,在那裏堆積著無數從州縣上報的怪異案件,當地方上的官員對疑難雜案感到無奈時,他們就會想起這座大唐帝國京都的機構。
在大理寺內集中了大唐最優秀的刑名和仵作[3],每個州府都期待疑案在大理寺來員之後就被迅速地解決。然而,這裏也同樣因此積累了許多未破之案,如果不是前幾年那位姓狄的官員來到這裏任職,依靠對案件無與倫比的敏銳天賦清理了大部分積案,這些未解之案的數量,應該比現在更多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