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小美順利越過防火牆,進入某論壇的終端服務器上,很快便查到向張鬆林谘詢案例的用戶的IP地址。IP地址來自長田市一家網吧,但網吧三個月之前的監控錄像已經被覆蓋,也沒有人能回憶起那時的事情,可以說是空歡喜一場。
雖然問話中,張鬆林表現出坦**和配合的姿態,但就圍繞在他身上的種種信息綜合分析,他還是有一定作案嫌疑的。
迄今為止,張鬆林在玉山街道租住已經超過半年,對案發區域非常熟悉;同樣,他也非常熟悉“開膛手傑克案”和“黑色大麗花謀殺案”中的每一個細節;再者,他去過兩個案發現場,雖然以體驗生活為由,但誰又敢保證他不是去回味的呢?而且,他沒有案發時不在現場的人證;另外,專案組在對他的個人信息進行更深入的調查後,發現他目前的生活正處於非常難堪的境地。
張鬆林確實出版過幾本書,但一直沒紅起來,曾經有一段時間封筆去炒股,結果賠得丟盔棄甲,經濟上捉襟見肘,也讓他與老婆孩子的關係異常緊張。據他朋友介紹,他目前正在創作的也是一部罪案小說,他非常看重這部作品,希望通過它來改變當前的窘境,所以心理壓力很大。那麽,這些生存上的窘困和壓力,以及連續遭受挫折的經曆,有沒有可能讓他的精神出現疾病症狀呢?比如,幻想症、迫害妄想症、強迫症……而當這些症狀發展到嚴重的地步,便會導致極端的行為出現。
總之,對身處人生低穀的張鬆林來說,此番創作隻能勝不能敗,他會不會因此不擇手段,布下一個很大的局來炒作自己?如果真的是張鬆林策劃了這一係列案件,而韓印所謂“拋磚引玉”的觀點又站得住腳的話,那接下來張鬆林會怎樣“出牌”?而他又會如何既通過這張牌達到炒作目的,又能讓自己逍遙法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