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晉起龍驤

第五十章 “聞雞起舞” 祖逖告狀

山河破碎風飄絮,年少勵誌苦寒窗;

聞雞起舞傳佳話,千古留名萬世揚。

壯誌未酬身先死 ,不畏強敵畏奸佞;

含悲可歎空餘恨,碧血青天爍古今。

鐵蹄踏碎北方萬裏山河,南方不聞哀嚎悲音,苟且安享眼下太平。而這樣的暫且偏安一隅,安穩日子也不是靠天恩垂憐,而是有人在默默守門頂戶,抗擊外敵,負重前行,換得了這一方平安。

早年間,劉琨與祖逖兩人任司州主簿時,情誼深厚,常同榻而臥,每日不等天明,但聞雞鳴,就起身起武練劍,發奮立誌報國。

“聞雞起舞”的典故源於二人的這一事跡,終成佳話,亦是古訓,流傳至今。

劉琨,作為前晉朝的重臣大將,在眾人紛紛衣冠南渡之際,隻有他如同一顆深深紮在敵人腹部的釘子,長期堅持在北方抗擊匈奴。勝敗乃兵家常事。在他與匈奴交戰之際,丟了並州,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的這一段時間裏,卻莫名地卷入段家一門兄弟鬩牆的恩怨紛爭中,最後飽受段匹磾的猜忌被殺。

祖逖,在北亂之際,親率鄉黨集結成兵,共抗匈奴,他親善待民,下馬讓車於老弱,與民共食 共寢,分己之衣食與民眾,深受百姓愛戴。建康朝廷建立,被任命於豫州刺史,僅撥千人糧餉,千匹布帛,但他自力更生,種田耕地,征募兵甲,自造武器,與那匈奴名將石勒長期周旋,雙方你來我往,長期膠著咬持,威震得那匈奴無論怎樣也無法南渡。他鎮守的一方豫州,終成南方晉室江山,偏安江南的北邊屏障。

王敦急忙趕至神龍殿,見祖逖跪於廷中,涕淚縱流,正在為劉琨伸冤,“陛下呀……馬革裹屍是我等武將的最好宿命,奈何劉琨卻抱憾而終,殞命於奸人之手……可恨劉琨他空有一腔報國熱血,未灑疆場……求陛下為劉琨討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