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王氏,來自山東頂級的門閥氏族,世代在朝中為官。
王舒,王夫子,就出於此豪門。在他上麵,有大哥王循,二哥王衍,作為家中最小的一個兒子,卻早早看透了家族之中父子、兄弟、叔侄之間的相互傾軋。一如皇室的司馬家一族,本是同宗同脈的一家人,卻如野狗一般為了皇位瘋狂地撕咬,殺伐,甚至趕盡殺絕。皇室亦然如此,上行下效,在各個氏族大家裏,同樣為了利益上演著的一幕幕人間慘劇。
王舒其實心裏是個明白人,家族中叔伯兄弟之間為了利益之爭,族長位置之爭,這樣“傾軋跡象”已初顯端倪,所以他把眼光放到了家族的大門之外,自己又熱愛習醫,常流連於市井之間,幫助染疾之人免費問診施藥,後又娶了胡女為妻,這件事對於其家族來說是不可接受的,其父將王舒趕出了家門。王舒不得不帶著妻子來南方定居。
幾經曲折輾轉,他終於在離建鄴十餘裏遠的一個封閉的小山溝裏,定居下來,安了家。他把他喪妻得女的告慰信,鴻雁傳書到家裏時,感歎於世道艱難,最終也得到了長輩們的祝福。
三年前,司馬鄴的叔父晉懷帝司馬熾被殺(史稱“永嘉之亂”),大部分北方氏族南遷,琅琊王氏也不例外,整個家族舉族南遷至建鄴避難。
王舒的父親年邁,抵不過逃難的奔波困苦,在路上就仙逝了。 初至建鄴,兩位哥哥帶著龐大的家族舉族來到建鄴,人生地不熟的,就書信與建鄴不遠處溪月穀的王舒,希望他能回家,幫助家裏一起在建鄴紮根,重振家業。但王舒回複的信裏,卻隻簡單地用了當時的名士陶淵明膾炙人口的一句名言“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王氏兩兄弟接到他回複的信後,就明白了他的心誌,也就不再勉強了。
在他王舒的眼裏,溪月穀才是他真正的家。在這裏有他想要的一切。在這裏,沒有太多人知道王舒,但所有的人都知道王夫子,他是這裏最有才識和學問的人,他也是這裏唯一的一個郎中,他是這個躲藏在穀中小山村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