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明長歌

外篇二劉繼業

劉繼業的名字裏,之所以有繼業兩個字,是因為他父親少年時,最崇拜大宋名將楊業。

想當年,大宋名將楊業,因為奸臣監軍王侁所害,不幸兵敗狼牙村,力竭後被俘,絕食三日而死。其忠其烈,隔了數百年後,依舊被大明朝的文臣武將交口讚頌。

劉繼業的父親從沒指望過自家兒子,能像大將軍楊業那樣威震九邊,卻希望兒子這輩子至少能活得堂堂正正,別丟了自家祖先文成公的臉。(注1,文成公,即劉伯溫,大明開國元勳,被其後世鐵粉,正德皇帝追贈為文成公)

隻可惜,劉繼業的父親忘記了一件事。名字的意思,跟本人的實際,通常都恰恰相反。

正如叫閏土的人往往五行缺土,叫祖德的祖上通常不積德,劉繼業被仇家抓住後,沒有像楊業那樣絕食自盡,而是果斷選擇了投降!

如果隻是為了保全性命,而暫時與對手虛與委蛇,倒也可以原諒。畢竟麽,作為南京城內有名的二世祖,劉繼業小時候被父母照顧,長大後被姐姐照顧,從來沒吃過任何苦。然而,他投降的原因卻不是扛不住打,而是由於仇家是個女人。

如果隻是因為仇家是個絕世美女,劉繼業選擇了忍辱負重,他過世多年的老爹,也不至於在九泉之下被氣得翻了身。畢竟,他正值血氣方剛年紀,見了美女難免用下半身思考。然而,他的仇家,個子太高,腿太長,嘴太大,眉毛太粗,膚色太深,甭說跟美女兩個字不搭邊兒,如果生在南京城裏,十有八九還得娘家倒貼錢,才能嫁得出去。

就這麽一個高個子,大嘴巴,粗眉毛,銅皮膚的女大王,居然憑著取下麵紗時回眸一笑,讓劉繼業丟了魂兒。丟下身邊的家丁和書童,不顧一切地追出了南京城外。

從聚寶門追到了龍江關,從龍江關又追上了過江的渡船。結果剛一上船,就遭了對方的道兒。先被推進江水裏,灌了個半飽,然後用繩子捆著塞進船艙裏,順江而下,直到第三天頭上,餓得兩眼發黑之時,才終於被想了起來,拎到甲板上曬太陽。(注2:聚寶門,即南京中華門。龍江關,則是下關,明代勾連長江南北的重要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