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明長歌

第一章狗官(上)

周士運姓周,不姓苟,雖然南京城內的同僚和衙門裏的下屬,總跟他打招呼時,總是分不太清楚這兩個字的讀音。

他乃是大宋濂溪先生周敦頤之後,正宗的書香門第,族譜可倒推到姬發。曾曾祖父,曾祖父,乃至祖父和父親,都是秀才,文名顯於鄉裏。到了他本人,更是不得了,居然七歲能文,九歲能詩,十六歲童子試高中榜首,隨後一路過關斬將,二十四歲就進士及第,直接授官縣令,為皇帝教化一方。

按理說,有文曲星俯身的進士老爺,仕途也應該一帆風順才對。然而,他的好運氣,卻就此到了頭。先被放到桂林出任縣令,一幹就是三任。然後又被發往平遠縣,蹉跎數年。眼看著當初的同年們已經飾雁的飾雁,服緋的服緋,而自家胸前的補子卻還隻是兩頭鵪鶉,周士運怎麽可能不心焦?咬著牙豁出去十年的俸祿“結交”了自己的一位同年,才終於從鳥不拉屎的平遠縣,調到了應天府下麵的上元。雖然官職還是縣令,級別好歹也從八品變成了七品,不至於天天一身綠,讓人看上一眼就想起夏末時節的韭菜。(注1)

事後算起來,這筆“買賣”其實做得相當劃算。十年的俸祿雖然令人肉疼,可上元縣乃是天下一等一的上縣,每年不需要記入賬本裏的各類茶水點心錢,就超過了平遠縣十倍。而江浙一帶又素重文脈,濂溪先生嫡係後人這八個字亮出來,無論走到哪個場子,都會被禮敬三分。(注2:周敦頤,宋代理學大家,號濂溪先生。)

然而世間之事,從來沒有十全十美。上元縣令這個位置雖然肥厚,卻仍有兩點讓周士運很不舒服。其一,就是應天府人的口音。周與苟不分,明明叫的是周縣尊,聽在耳朵裏總是苟縣尊。而周士運三個字,也稀裏糊塗地成了“狗屎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