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臥龍令

第三十五回 臥龍布局

隻見一人在馬前長揖曰:“公所騎馬,不可乘也。”玄德視之,乃荊州幕賓伊籍,字機伯,山陽人也。籍曰:“此馬名的盧,乘則妨主。因此還公。公豈可複乘之?”玄德曰:“深感先生見愛。但凡人死生有命,豈馬所能妨哉!”籍服其高見,自此常與玄德往來。

——引自《三國演義》第三十四回

列位看官,你道那劉表派劉備北伐許都,明明知其大獲全勝,卻因何不乘機大起荊州之兵繼之,成就不世之功?君卻不知,這劉表除了胸無大誌,徒好虛名之外,卻也因荊州頗多內憂外患,無法分身他顧,展足奮翼,此乃實情也。所謂內憂,便是劉表當年受董卓舉薦,初到荊州之時,幾無立足之地,全靠蒯越及蔡瑁等人幫輔,這才打下荊襄九郡。如今十數載經營,自己雖然貴為荊州之長,但軍政大權盡握於蔡氏等荊襄大族手中,是以不敢輕離外出,怕一旦在外征戰失機,巢穴複為他人所有,悔之不及;所謂外患,卻是東有孫權,西有劉璋,均對荊州虎視眈眈,令其不敢輕舉妄動。

早在興平元年之時,益州牧劉焉病亡,其子劉璋即位。劉表乘此時機,派別駕劉闔策反益州將領沈彌、婁發、甘寧,使其背反劉璋,自己效那黃雀在後,欲趁其亂吞並益州。但沈彌等先後都為劉璋所敗,落得個個寄身荊州。而益州劉璋探明數起內亂底細,皆為劉表挑唆,於是內心深恨劉表,即任命趙韙為征東中郎將,駐軍巴東郡朐忍,自此與劉表為敵。劉表深知趙韙之才,自忖手下並無良將是其敵手,是以自己不敢輕離荊州。

自曹操迎獻帝遷都許都,劉表雖遣使奉貢,但卻北與袁紹結盟,失其大略。治中鄧羲勸諫劉表,劉表不聽,鄧羲於是辭疾而退,從此終世不仕劉表。當時驃騎將軍張濟自關中出走南陽,因攻打穰城中飛矢而死,劉表即派人招誘張濟餘部,賈詡說服張繡屯兵宛城與劉表聯合,方成為劉表北方藩屬,得保荊州十數年平安。後張繡對曹操降而複叛,繼而複降,其與劉表的聯盟亦散而複合,繼而複散。張、劉聯軍曾多次敗於曹操,張繡終為曹操所用,這亦是劉表深懼曹操,不敢與之為敵的關鍵原因所在。荊州之地人情好擾,加上四周因戰亂而駭震,賊眾又互相煽動生事,使得荊州處處沸**動亂。故劉表隻能從容自保,卻無縱橫天下之心。劉備率眾來投之時,劉表剛派步騎一萬攻下西鄂,立足未穩,亦是不敢北伐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