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執筆醫見聞錄:光的研究

第四十八章 鍵盤俠

什麽是鍵盤俠?

“鍵盤俠”,英文是keyboard man,是一個網絡詞語,指部分在現實生活中膽小怕事,而在網上占據道德高點發表“個人正義感”和“個人評論”的人群。源於2014年6月4日,人民日報一篇題為《激勵見義勇為不能靠“鍵盤俠”》的時評。

“鍵盤俠”亦可衍生為平時躲避社會群體,一旦脫離人群獨自麵對電腦敲鍵盤或用手機進行網絡評論及聊天的時候,可以毫無顧忌談笑風生,對社會各個方麵評頭論足。易盲目跟風,成為他人利用的對象。由於“鍵盤俠”與“噴子”的概念相似點眾多,所以兩者的概念基本混淆,“鍵盤俠”可以是“噴子”,“噴子”也可以是“鍵盤俠”,以下我將把兩類人群統稱為“鍵盤俠”。

“嘴臭”文化和“鍵盤俠”有著一定的淵源,通常表現在在某一點爭論不過時,就會被拿出來使用。

現如今的網絡世界一直這樣,到底是路人不上網還是網民不出門已經無從論證,但能知道的是網絡上的戾氣一直以來都很重,“鍵盤俠”由此成為了一個十分受人歧視的群體——當然,並非歧視就不是,有的人不知不覺在做著鍵盤俠。正如我現在,看到這段文字的你或許也會覺得我是個鍵盤俠。這裏我澄清一點,我也背負了成為“鍵盤俠”的命運,隻要是上網的人,除非向來不發表任何言論,否則都難逃此劫。

“鍵盤俠”這個群體,微博、貼吧等等主流的平台上出現得是最多的,幾乎是隨處可見。到處都可以看到人們因為一些根本沒必要亦或是根本沒結果的事情爭論許久,盡管有時會升級到報地址等等情況,但到最後往往也隻是不了了之。

就比如餘漣曾經參與過的那場“多喝熱水到底有沒有用”的爭論,就可以引來一大幫人的討論和衝突。更別提“世界上真的存在龍嗎?”“中醫和西醫哪個更管用?”“男人是否應該養女人?”這樣的話題了,某些人總是表現出某些部位並沒有發育完善的樣子,然後引來他人的抨擊,然後再抨擊回去,從而引起更多的爭論——當然,事到如今我也沒有想明白這樣做的意義到底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