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招說:魏晉南北朝

第11章 運氣好的人

實際上,在當時,就有不少人說孫皓的好話。

晉朝的大臣吾彥說孫皓:吳主英俊,宰輔賢明。

萬彧亦說孫皓:皓才識明斷,長沙桓王之儔也;又加之好學,奉遵法度。

我們讀曆史,讀到裏麵許多人物的形象,往往和現實是不一樣的。為什麽會這樣呢?因為,寫曆史的人,想要這些人物給我們這樣的形象而已。

不過,孫皓雖然不像史書上記載的那麽不堪,但也不是什麽智慧之人,因為,他並不懂人性。

這個不懂人性的做法體現在他兵敗投降之後。

司馬炎洋洋得意地對他說:“朕設了這個座位,等待你已經有很久了!”

孫皓聽了,也傲然說:“我在南方,也設了這個座位以等待陛下!”

賈充問孫皓說:“聽說閣下在南方挖人眼睛,剝人麵皮,這是什麽樣的刑罰?”

孫皓聽了,冷然說:“有做為臣子卻弑殺他的國君以及奸險狡詐不忠的人,就對他用這種刑罰。”

這是在諷刺賈充殺害高貴鄉公曹髦。

賈充聽後,沉默不語。

好家夥!孫皓這智商,一下子得罪了晉國的君臣,而且是最重要的倆個人!尤其是賈充,他可不是什麽善茬。之後不久,孫皓就死了,時年四十二歲。他投降後這麽早就死了,說不定和賈充有脫不開的關係。當然,這是沒有根據的,隻是根據人性的猜測而已。

羊祜說怕孫皓早死,接替他的是明君的話,吳國就不好滅。

他的話,當然是有道理,因為孫皓就算不是暴君,也不是什麽絕頂聰明的人,所以,滅掉吳國,還不是很困難。

這個不是很困難的事,就由杜預來完成了。

杜預沒有像羊祜那麽好的出身,因為他的父親杜恕選擇了“居家不仕”,就是有官做而不去做官。

我們要是有這樣的老爸的話,那真的是倒了八輩子的黴,氣得要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