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劉祥忠核對過數量後,高老板也爽快地付了錢,看了看已經略顯清冷的街道後便重新發動了貨車。
聲聲轟鳴之中,劉祥忠也轉頭走向了一個幾根木棍搭起來的棚子。
雖然已經餓了,但他卻隻要了一杯茶水。
畢竟家裏不富裕,今天的方木價格也比往日少了許多,每一毛每一分都得花到該花的地方......
待到日漸西行之時,劉祥忠也從集市回到了距家不遠的牛角田。
牛角田既是一個地名,又是一塊良田的名字,同時也是劉祥忠從集市回家的必經之路。
由於早上走得早,也走得急,劉祥忠並沒有注意到田裏的事情,自然也就沒有對此時田裏的繁忙起疑心,甚至在一眾熟識的鄉民邀請下也加入了進去。
一片歡聲笑語中,天也漸漸暗了下來,忍受了一天的饑餓,劉祥忠也隨著眾人的腳步離開了水田。
或許是因為饑餓過度導致反應變得遲鈍了吧,劉祥忠居然沒有發現那些從田裏離開的人居然沒有留下哪怕一個腳印,就連洗腳的動作都沒有,就好像是憑空出現在田埂上一樣。
直到拖著越來越疲累的身體回了家,聽到那趴在門檻邊的狗正不住地狂吠時,他才感覺後背有些冰涼。
不過,因為回家的路要路過那片竹林,他便沒有往牛角田的方向去想。
昏黃的燭光下,劉祥忠的妻子也就是我二奶奶佝僂著身體問道。
“回來了?”
“嗯,回來了。”
那個年代夫妻之間的對話是那麽簡單,哪怕隻有一句簡單的問候也能讓人感到無比的溫暖。
也正是這股借著燭光傳來的溫暖,使得劉祥忠後背的涼意頓時被驅散了不少。
本來,劉祥忠是想將今天新買的佐料用來烹飪昨晚釣來的魚的,好讓家裏這幾口人換換口味,但因為路過牛角田時耽擱了時間,家裏人等不及便如以往一樣用清水熬成了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