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有去無回

十九

內部備忘錄

2038年10月20日

致火星基地知識庫

自火星一號基地(供電部)

供電部團隊想要跟大家確認一下電力輸入的問題。

基底負荷將由一台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提供,其持續輸出功率為三千瓦。該值預計十年內不會降至低於兩千八百瓦。

可調負荷將由三塊額定功率為兩千瓦的閉式循環燃料電池提供。

在火星日間的十二小時內,將通過一組以一萬五千瓦功率運行的太陽能電池陣列為燃料電池充電。

初始基地的總能耗將不超過十千瓦。隨著用電需求的增加,可以集成額外的太陽能電池和燃料電池,也可引入地熱源(水井/

熱泵)。

需要注意的是,熱電機僅能夠無限期地為最低限度的生命保障(基地供暖及大氣二氧化碳過濾)供電,並且由於外界環境因素,將無法發揮其最大功效。在不降低生命保障供應的情況下,熱電機將不能用於為燃料電池充電。

不過,基地搭建階段確實存在一個問題。根據組裝機器人的數據顯示,它們的每日電力消耗將超過初始基地供電量的三倍。如果要保持所有機器都同時運轉,我們需要提供約三萬瓦的持續負荷。如果要保持所有應用程序也同時運行,則將需要一組額外的六萬瓦功率的太陽能電池陣列。每個機器人的電池組均為內置,因此不需要額外的燃料電池。

有人正瞞著弗蘭克使用越野車,而且動作很小心。每次僅有很少的電量被消耗,德克蘭已經想辦法又拚好了幾塊太陽能麵板,這給他們又帶來了近一千瓦的功率。實際上,這已不再是一個平衡電量需求的問題。

他記錄了燃料電池中氣體與水的體積,發現德克蘭的推測是正確的,而且他不止一次發現這些數據發生了微小的改變,這說明他們的目的地離這裏很近。他還在每個車輪背麵的沙地上畫上一條線,在火星夜晚的整片黑暗之中,那幾乎是無法被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