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尖銳的電話鈴聲將許耕石從睡夢中驚醒。他抬頭看了一下牆上的掛鍾,還有幾分鍾就到12點了,誰在這樣的深夜裏還打電話來呢?
許耕石今年25歲,是珠江路385號《清玩》玉石店的一名職員。他高中畢業後沒考取大學,後來經親戚介紹,來到這家玉石店工作,至今已經7年了。他之所以選擇玉石行業,主要是受他父親的影響。因為他的父親、祖父全都是終生從事玉石雕刻的。也許是耳濡目染的緣故吧,他自小就不大愛讀書,但卻喜歡在石頭上刻刻劃劃的,他覺得從中可以體味到極大的樂趣。
《清玩》玉石店雖然不大,但在本市卻頗有一些名氣。這主要是因為該店的老板是泰國的一位華僑大亨,據說在東南亞各國以及香港、澳門等地有十幾家玉石店,在玉石業界可算是響當當的人物。而位於臨渝市珠江路上的這家分店,則交由他的一位表侄打理。
那表侄名叫韋德利,今年42歲,原先隻不過是街道上一個小電器廠的采購員。後來因行業不景氣,該廠處於半倒閉狀態,員工的工資屢屢拖欠。指靠著這小廠眼看著是難以養家糊口了,況且前景無望,於是他便審時度勢,下了天大的決心,冒著生命危險偷渡到泰國,在他表叔的玉石工廠裏當了一名學徒。由於他生性機靈,且又虛心好學,不久就大致掌握了玉石鑒定及加工方麵的基本知識及技藝,所以甚得表叔的歡心。幾年後,中國國內正值改革開放的大好機遇,表叔打算在國內開幾家分店。因看韋德利是可造之才,且又是在臨渝土生土長的,對於環境、人事等方麵都比較熟悉,於是便任命他擔任了臨渝分店的經理。
韋德利確也不負表叔所望,臨渝分店開張至今十來年,玉石生意經營得有聲有色,資本金及利潤也呈逐年大幅增長之勢。由於國內連續多年經濟迅猛增長,人民生活日益富裕,在衣食住行之餘,有一些市民便開始將部分積蓄投資於收藏品,於是韋德利的《清玩》玉石店也就越發紅火起來。如今,在本市玉石界,隻要提起他韋德利的《清玩》玉石店,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