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位熱心村民的指引下,江辰很快就找到了正在田間忙碌的陳伯。
站在一旁看了陳伯一會,陳伯才停下手裏的活計,疑惑地看著江辰,說道:“小先生,您……”
江辰沒有穿什麽特別華貴的服飾,隻是一身簡單的儒士白衣,但對這些幾乎衣不蔽體的普通農民來說也算難得一見了。
隻是他不知道這人為什麽會一直盯著自己。
“您便是陳伯大兄吧?”
“小弟江辰,鹹陽人士,受友人推薦,前來拜訪令弟陳平。”
江辰衝著陳伯行了個簡單的禮節。
這個時代的知識是無比寶貴的,甚至一直到漢朝的時候,家中若是有幾本著書,憑著上麵的學說都能讓自己兒郎謀個官吏的職位。
而當年天下聞名的稷下學宮,如今也日益沒落。
所以無論是哪家學說,想要獲得更多的知識,就得外出遊學。
就是拜訪哪種在地方素有才名的人,然後跟對方交流學問,至於用什麽方式讓別人傳授學問就是個人的事情了,有用知識交換的,也有用財富購買的,甚至還有威逼強搶的。
陳平自然也經常去外地遊學,這筆錢糧都是陳伯所支出的。
否則三十畝地,就算是薄田,養活一家三口也算富裕了,不至於過一天隻吃一頓的清貧生活。
“原來是江先生!”
陳伯將滿是泥垢的手在衣服上擦了擦,同樣對著江辰行了個禮,隨後有些為難的說道:“可先生來的不湊巧,舍弟這幾天都在外地友人家居住,不曾歸家。”
有士子來拜訪陳平,這無疑是個好消息。
這意味著陳平的學問和才能得到了承認。
就算不能混個秦吏的身份,將來若有其他人前來遊學,倒也能改善一下家庭條件。
“此事不急,若是陳伯大兄不嫌棄,可否讓江某在此借住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