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劉驥在哪裏長篇大論的講述。
城內的的士紳們是如何反感擔憂城外聚集著的災民。
甚至不惜出錢出糧都要將災民們給驅逐或者剿滅。
李念恩的心中,也不由得冷笑了幾聲。
他原本還以為這劉驥,被原本以沈周為首的常州府上下晾了多年。
多少不至於是個迂腐的文官官僚。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對方這才剛收攬這份權力不過半天。
就已經蛻變成了一個‘合格’的大明文官。
除了劉驥,更讓李念恩心涼的還有常州府中這滿城的士紳。
他是真的想不通為什麽這些人寧願出錢出糧挑起兵禍也要驅離災民。
卻不肯在災民們走投無路之前賑濟給災民們一碗稀粥。
在這一刻,李念恩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
這大明的確是從上到下都已經腐朽透了!
強壓著心中的火氣,等著劉驥講完後。
李念恩臉色平淡如水,語氣卻意味深長的詢問劉驥道:
“劉同知,天亮前我曾讓手下一個錦衣衛給您帶過一句話。”
“那錦衣衛回來回報我時說你當時告訴他,你知道了。”
“那我現在請問一下劉同知,你還記得當時那句話嗎?”
劉驥不知道李念恩突然提起這件事時意欲何為。
皺著眉頭思索了片刻後,沉聲說道:
“如果本官記得沒錯,當時李宣撫使是托人轉告給我的是‘以民為本’四個字?”
“沒錯,的確是‘以民為本’這四個字。”李念恩點頭說到。
說完又對王承恩拱了拱手,才繼續對劉驥說道:
“當時我之所以要轉告這四個字給劉同知。”
“就是想讓你知道,這天底下的百姓,那都是我大明的子民。”
“城外這些災民也不是今日才來的。”
“昨日若不是常平倉起火,他們絕無可能會進城劫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