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聽完李念恩的講述後,王承恩和劉驥心中都十分意動。
若真能將這些災民全部遷徙到崇明島上。
那可就真是解決了他兩的後顧之憂。
王承恩在腦海中思索了一會,覺得這事的確可辦後。
便開口問李念恩道:“你剛才說,這事還需我相助。”
“你有和難處,直說便是。”
“像是這等能為皇爺分憂解愁的好事,咱家一定鼎力相助!”
作為崇禎皇帝的身邊人,王承恩對於崇禎皇帝的窘境,要比李念恩清楚的多。
雖然目前內府庫的賬目還是曹化淳咋負責。
但通過投效到自家手底下的小太監。
王承恩其實也很清楚,崇禎手裏的內府庫,其實和大明的國庫一樣。
也早就是入不敷出的狀態的了,如今還能支撐的下去。
那是全靠著大明幾百年來積累下來的最後一點老底子在硬撐了。
不過這份傳承到崇禎手上的老底子本來就薄。
如今這天下又是個多事之秋。
可以說是處處都需要大筆的銀錢。
別的不說,就說這每年的邊軍,開銷都是大幾百萬兩。
一旦再有刀兵起,如今這全無進項的內庫,那是絕對支撐不住的。
所以對於李念恩提出來的這種能給崇禎皇帝開辟財路的法子。
王承恩時無論如何都要鼎力支持的!
見王承恩的態度如此幹脆,李念恩心中也如明鏡一般。
便也沒有任何猶豫的對王承恩說道:
“想要把這大明皇家海貿司開起來,其中的難處肯定是數不勝數。”
“但如今最為關鍵的其實也不過就是兩件事。”
“第一便是這錢糧,不管怎麽說,這海貿一時終究是商賈之事,想要做生意,就得拿出本錢來。”
“但現如今的時局,卑職其實也略知一二。”
“所以也並不敢奢求能讓皇爺撥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