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的這一天,爆發了明末著名的戰鬥——渾河血戰。
這一仗,遠沒有到讓努爾哈赤傷筋動骨的地步。五天後,努爾哈赤就會攻打遼陽。
在危急時刻,水利專家、遼東經略袁應泰幹了件很蠢的事,那就是在明知後金野戰強悍的情況下,毫無自知之明的選擇出城作戰,結果被努爾哈赤利用潰兵衝垮了小西門的明軍防禦,殺入遼陽城。
想要保住這座很快淪陷的遼東重鎮,唯一的辦法……
以守為攻,堅城禦敵!
天啟元年三月十七日,巳初。
距離後金大軍兵臨城下,隻剩不到兩天時間。
楊承應和羅三傑抵達遼陽城。
靠著羅三傑的身份,二人順利前往經略衙門。
袁應泰,萬曆二十三年的進士,於泰昌元年取代熊廷弼經略遼東。
在賀世賢等人的勸說下,大量收編在遼東叛將、叛卒。還一改熊廷弼以守為主的戰略,轉為戰略進攻。
結果,進攻到了遼陽城朝不保夕的地步。
楊承應第一次見到袁應泰,很符合自己對大明文官的想象,走路不急不慢,坐姿端正,儀表肅穆。
“羅三傑!沈陽城陷,我大明諸將都以身殉國,你是怎麽出來的?”
“末將是城破時,僥幸逃生。”
“哼!算了,本就不指望你幹出實事。你下去休息,以後再說。”
說罷,袁應泰起身要離開。
曆史上,羅三傑被薊遼總督搬出來冒充李平胡,躲在簾子後麵嚇唬東夷。給個參將也隻是給個待遇,毫無發言權。
楊承應早料到是這樣,在來的路上,他也早就想好了對策。
他上前一步道:“經略大人,我檢舉李參將說謊。”
“哦?”袁應泰又坐回原位,“此話怎講?”
“他根本不是逃出來的,而是被放出來的!。當時,小的作為陳策總兵的哨探在附近一帶打探,正好遇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