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末:遼東雄獅

第四十七回 茅元儀

訓練還沒有出大的成效,金州卻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這位儒生打扮的青年,背著一個行囊,從旅順港下船後,既沒有到客棧休息,也沒有去酒樓用飯,而是找當地馬倌買了一匹瘦馬,便前往金州中左所。

他一踏足中左所的地麵,就引起了金州衛哨探的注意。

因為他太特別了。

每走一段路就下馬,他蹲在官道旁,仔細研究車轍痕跡,然後拿出筆墨紙硯,記錄了一些內容。

哨探識字不多,不知道他在紙上寫了什麽,但是抓他總不會錯。

鐺!鐺!鐺!

士兵們練得熱火朝天,突然聽到校場外傳來急促的鑼聲。

這是為了營造敵情緊張而設置的。

隻要抓住重量級奸細,或者敵對勢力裏有頭有臉的人物就敲響它。

意在告訴士兵們,戰爭就在我們身邊,要時刻準備著。

“出了什麽事?”

“是不是抓到了大的!”

士兵們一個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在校場觀察士兵們訓練的楊承應眉頭一皺,心裏閃過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哨探抓到敵人的耳目!

沒想到後金的手這麽快就伸到了金州。

楊承應下意識的看了一眼寧完我,發現這貨也投來了和自己想法相同的目光。

“訓練繼續,我們去看一看逮到了什麽大人物!”

楊承應一揚鞭,拍打在馬背上。

駿馬載著他,飛馳出校場。

寧完我趕緊追上去。

校場距離楊承應暫住的小院不遠,當楊承應趕到的時候,數名士兵已經把儒生模樣的青年押到了。

楊承應翻身下馬,上下打量一番,問道:“足下姓甚名誰,是哪裏人氏?為何到了這裏?”

“在下名叫石民,石頭的石,民眾的民,江浙歸安人。因投奔遼陽的親戚,所以從此地路過。”青年淡定的答道。

他的回答不卑不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