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孟燃和鬆林頓時眼前一亮。不久之前任教授還對鬆林說過,燃天使的機翼已經是很久之前的型號,早就過時了。隻是鬆林在燃高大還沒有見過什麽新型號的機翼,對這方麵自然是一無所知;言孟燃當初製作紫陽的時候構想中有一對機翼,隻是沒有實際地認真研究過,就把機翼做成了最基本的型號,具備了最基礎的功能,隨著她的實力不斷提升,越來越能感覺到這種型號的機翼的缺點,可是新型號的機翼到底是什麽樣的,她也是無從得知。
任教授站在講台上,說道:“當在座的各位機甲做出來的那一刻,相信你們就已經賦予了你們的機甲飛行的能力,那麽問題來了,我們要機翼是做什麽的?”
“為了減少機甲在飛行時所受的阻力。”一個女同學站起來說,然後坐回了原位。
“這位同學說的沒錯。”任教授說,“機翼最基本的能力就是飛行,用來減少飛行時所受的阻力。物理學上講的空氣阻力=½空氣阻力係數*空氣密度*物體迎風麵積*物體與空氣相對運動速度的平方。”
鬆林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在筆記本上記下這個公式。
任教授打開多媒體,上麵有一張概念機甲的構造圖,從局部到整體,每一個部分都標注地十分詳細。
任教授用教鞭指著屏幕上的構造圖,說道:“在這個公式中,物體的迎風麵積就是我們製作出來的機甲的麵積,我可以給你們一個準確的數字,當把一台普通的製式機甲攤開,平鋪在地麵上的時候,它的麵積是40平方米,以此類推,在座的各位的機甲麵積大概在40平方米到70平方米之間。我們不談人型機甲和機車型機甲,隻談外骨骼型機甲。”
我們一般描述一個立體的東西的時候談論的是它的體積而不是麵積,但是在機甲師界涉及到體積的東西還是蠻少的,絕大多數情況都是用麵積來衡量,當然,機甲師當然不可能把自己珍惜的機甲拆開去測量麵積,所謂的機甲麵積隻是概念性的東西,或者說是理想中的數據,如果真的要測量起來相信誤差還是比較大的。機甲所耗燃料往往與其大小直接掛鉤,機甲的麵積這一理想中的數據就可以衡量一個機甲的大小和其駕駛一次所需要的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