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官吏辦事效率確實很高,午時不到,寧秦縣令周和縣丞馳,帶著專管縣吏考績等弟升降的功曹(類今之組織部長)、專門負責倉庫的長官倉吏,以及一眾財計人員,趕到了五十餘裏外的函穀鄉。
縣令周一行直接前往倉庫,派一徭役到離韶家中,通知離韶前往倉庫,才知離韶早已到倉庫,與新任嗇夫一道在等候他們了。
離韶向縣令周、縣丞馳等行禮。周問道:“離獄掾,你可曾查看了倉庫情況?”
離韶忙道:“臣為當事之人,且已經不在其位,不敢擅入倉庫,故在此等候大人等。”
縣令周點點頭,說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一行人在管理員帶領下,直奔短糧倉而去。
眾吏到現場,帶來的專業人員進場開始勘驗。倉庫外,整整齊齊碼放著已出倉穀物,該倉存糧一積(一萬石),屬大倉,但出到九千九百石時,出倉人根據經驗,發現餘糧已不足百石,不敢擅動,於是暫時封存並上報縣廷。
在眾上吏監督之下,工作人員將餘糧出盡,果然,隻餘八十六石,缺口為十四石。倉吏帶人對糧食和倉庫進行了細致查看,對照題識和倉籍(倉的簿冊),倉籍上有離韶和現任嗇夫交接的記錄。
倉吏與一眾專業人員進行交流,並沒有花費多少時間,就得出了結論。
縣令周問倉吏:“是否已經查明短缺的原因。”
倉吏回報:“稟大人,已經查明。”
剛要說出所查原因,縣令周抬手製止,轉頭向離韶說道:“我們都到你家去討論一下吧。”
離韶稱是,一行人起身,前去離韶家中辦公。
當時鄉吏並沒有專門的公設辦公地點,一般都在自己家中。但新任嗇夫家不在這裏,暫借住在官驛。周知道離韶家房院不小,所以提出到離韶家中辦公。其實這也早在離韶預料之中,早就作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