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冷,天氣百年寒……我輩於心照,孤城萬事平。”
“中間兩句呢?”
“沒想出來。”
“額,好吧。”
“良兒覺得如何?”
衛良心道:你都沒有寫完,我評價個屁呀。
而且律詩,我也不懂創作,隻會抄啊!!
“大哥乃良才,自然是甚好……”
衛覬並沒有大喜,這兩句詩他是想了半天才想出來,但是老師蔡邕的表情一言難盡。
見衛覬悶悶不樂,衛良便安慰道:“大哥,你的文采在於文章,我的嶽丈大人,不是也說你的文章寫的很好嗎?所以不必悶悶不樂,明日又不是隻有律詩的比拚。”
“你的嶽丈?”
“咳咳,就是你的老師,蔡伯父。”
想起這件事,衛覬就是一笑,自己這弟弟,太鬼靈精怪了。
打主意直接打在了蔡邕的身上。
衛覬全當是衛良在為以後,拜入蔡邕門下做準備。
衛良:“明日就要參加文會了,今日我且與大哥同睡,可好?”
同睡是假的,不過是借機,給衛覬安排一首律詩,能讓衛覬一飛衝天罷了。
翌日,
衛覬起來的時候,發現案桌上,多出了一塊錦帕。
錦帕上,較為生疏的筆法,寫著一首五言律詩。
衛覬看了看還在打呼的衛良,又看了看手帕上的詩,久久說不出話來。
……
衛覬作為蔡邕的弟子,必然是與蔡邕同去文會。
衛良不用那麽早去,於是就在王越的陪同下,像是逛街一樣,一路上逛著去文會現場。
文會的熱鬧程度遠超過衛良的想象。
進入自己家走出,到達東城區的路上,就已經擠滿了小攤集市。
有些賣貨的,沒有占到位置,或者是沒有交管理費,直接就流動販賣。
衛良忽然看見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老頭,你給我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