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登走後,衛良沒有急著離開雒陽。
因為他忽然想起來了一個屯田更適合的人。
那就是當年被曹操派到東阿治理地方的棗祉。
東漢末年的戰亂,導致全國各地都是蒼生離亂,田園荒蕪。
因此棗祉就開始俯首農桑,一心一意地搞農業生產。
在棗祉的努力下,東阿不光實現了糧食的自給自足,甚至還能有富裕。
當曹操失去荊州時,是棗祉提供的糧食讓曹操恢複了元氣,也是棗祉重新修建的東阿城,擋住了呂布的進攻,為曹操的反攻提供了基礎。
他連忙找來了荀攸。
“公達,聽說你是潁川人?”
荀攸這時還在雒陽,做職務交接。
正好也要回一趟潁川老家,將家室接到河東。
“是的,主公,我是潁川潁陰人。”
荀攸點點頭表示肯定,“不知主公問起這個,是為何事?”
“你有沒有聽說過潁川陽翟的棗祗?”
荀攸尋思了半天,也沒有聽說過棗祗。
“主公,我不曾聽聞棗祗。”
“你這次回去,可有時間幫我辦一件事兒?”
荀攸好奇的問道:“主公是要我去潁川陽翟找名叫棗祗之人?”
衛良點點頭,把屯田出現的問題,告訴了荀攸,然後又把剛才陳登拒絕自己的事兒,說了出來。
荀攸聽完,微微一笑。
衛良見荀攸的表情有些奇怪,便問道:“公達,這有什麽問題嗎?”
“回主公,陳登此人,學識淵博,是個實幹派,且少年時代就有扶世濟民之誌。隻不過,他的父親陳珪,不喜歡他對司農感興趣。”
說到這裏,荀攸就沒有往下說了。
衛良恍然。
怪不得自己一提到讓他陪自己回去屯田,他就走了。
原來問題出在他父親那裏。
衛良接著問道:“那他父親現在,在哪?”
“徐州下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