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山脈會談結束後的第十天,十萬兩貨款,二十萬兩預訂款全部就位。
徐茂名等人借口在李家村走走。
這些走私商戶的家人都被帶走了。
他們來查查自己的口碑如何,再正常不過。
李思也就由著他們去。
當總計三十萬的金銀銅子堆在庫房裏,那場麵是相當的壯觀。
王猛與小蓮兩人點著點著,人都麻了。
李思上輩子有錢。
但錢存在銀行不過是一串數字,遠沒有這種真金白銀堆砌在眼前來的震撼。
銀錢到位,意味著李思開始忙碌起來。
陶瓷工坊要增建土窯。
製鹽工坊要增加蒸煮的鍋子。
煤礦、鹽礦、高嶺土的開采同樣需要大量的人手。
現下農忙剛過,李家鄉的人手還是夠用。
等遠洋商社將生意徹底鋪開時,李家鄉這點人就完全不夠看了。
更何況,李思還想發展紡織業,並推廣石炭爐。
一切都需要人。
尤其是工坊的管理者更是急缺。
站在成堆的金銀前,李思將主意打到了學堂裏。
那裏有他的學生。
格物與算學的學生。
時間長的那幾個跟著他學了兩年多。
這些半大小夥子曆練曆練總歸是能用的。
要不然怎麽辦,李思可不想把自己的精力全都耗在工坊的生產上。
想到就做。
於是久未出現在學堂的李思出現了。
這讓正認真上課的學生們瞬間歡呼起來。
江應流這才看到站在門口的李思,沒好氣的說道:“伯爵大人大駕光臨有何貴幹?”
說起這江應流,倒也是個妙人。
很是費了李思一番心思,這才機緣巧合的忽悠來了。
畢竟李家村情況特殊。
並非隨便一個儒生李思都敢請回來做教習先生。
江應流在武帝六年初,便被山東錢家舉薦至朝廷,任職戶部員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