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之所以放過祝虎,先把田橫收監,是有想法的。
在大宋這些官員裏麵,田文軒有點特殊。
他不是明顯的清官,但也不想當明顯的貪官。
屬於官場陰陽人。
不是生理上的陰陽人,而是指做人。
從到陽穀縣履職那一天起,田文軒就想做一個清官。
他認真審案子,解決民生問題。
但時間長了,他發現,他的能力確實有限,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百姓的很多問題。
而一些大事,隻要牽扯到有錢人,身後必有保護傘。
就像剛剛判定的火燒百花閣案,也隻是他走過的刀刃獨木橋?
龐懷是誰?他的親戚出事了,田文軒卻不偏向,而是去鄆州,讓刺史去判案。
既不想在百姓心裏失去清官的頭銜,又不想擔責。
但這種事,史無前例。
時間長了,定是紙裏包不住火。
而龐懷知道真相的那一天,也許就是田文軒削職為民的一天。
到那時,他一介書生,能做什麽?
當個賬房先生還是綽綽有餘的。
所以,明知道祝朝奉教唆田橫來行凶,也裝作看不出來,公堂之上,兩次給祝虎鬆綁。
為的就是不得罪一個有錢有勢的人。
不過,他和祝朝奉現在隻是一般的官官關係。
比起來,還不如和西門慶關係好。
西門慶暗地裏幫他放一些高利貸,這事,除了西門慶,連田文軒的家人都不知道。
大家都以為,他和西門慶交往,隻是強龍難壓地頭蛇。
好漢不吃眼前虧。
殊不知,他兩個是背後利益鏈的兩頭。
這個陰陽官員,在陽穀如魚得水。
自然也沒少孝敬龐懷。
這也是龐懷相信他的原因。
他對於龐懷和梅娘的關係,早已了如指掌。
不過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遠親。
如果是至親,給他十個膽,也不敢這麽處理這件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