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造錘法雜亂無章,失敗!”
“淬火居然還用水淬這麽古老的方法,失敗!”
“打鋤頭竟然用生鐵?!連材料都不會選,更是失敗中的失敗!”
在縣城裏找了幾間鐵匠鋪,都不合陸承的意。
沒想到,大梁不僅織布技術落後,連鑄造技術也這麽落後。
陸承心中暗想,不知道我開間鐵匠鋪有沒有搞頭?
想想還是算了。
正所謂人生三大苦,打鐵,撐船,磨豆腐。
打鐵這個活計完全就是掙點苦力錢,陸少爺這細胳膊細腿的怕是不行,若是想要將大梁的冶鐵技術發展到近現代的水平,還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呢。
又在縣城裏繞了一陣,陸承終於找到一間讓他稍稍滿意的鐵匠鋪。
鐵匠的塊頭很壯,一隻胳膊就比陸少爺的大腿還粗,關鍵是這鐵匠舉重若輕,每一次捶打敲擊都恰到好處,一看就個好手。
隻是爐火溫度太低,燒的居然是木頭,這怎麽能行呢。
陸承很不想在這兒打造他所需的東西,隻是整個江源縣城也就這裏的打鐵技術還過得去。
若是改用煤炭,或者改進一下爐子,或可一試。
陸承正要上前詢問,身後走了一行人,一把將陸承掀開。
一個不慎,陸承摔倒了泥水坑裏。
“我可是就這一身能穿的衣服了。”
陸承火冒三丈,爬起來就要找人理論,可看見來人立馬慫了。
來人是縣裏有名的惡霸財主李德墉家的官家,孫得福。
孫得福倒沒什麽,陸承可得罪不起這李德墉。
李德墉原名叫李狗生,早年間是潯陽江一霸,專做殺人越貨,訛人錢財的勾當。後來不知怎麽發了財,買了個八品官,就搬到了城裏,竟也做起了老爺。
做了老爺自然不能再叫李狗生,他就四處讓讀書人給他取個好名字,就他那德行誰都不願招惹更不敢得罪,紛紛推脫說:“名字乃父母所取,他人怎敢擅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