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開那些不著調的奏疏,朱鈺認真翻閱了剩下的彈劾,還真有些要緊事情需要處理。
其中有件事,引起了他的注意。
這封奏疏被壓在所有奏疏底下,看著很是不起眼,裏麵的內容言簡意賅,總共幾十個字。
大致講了些,有關“鏟平王”後續處理的事情。
朱鈺將這封奏疏擺在麵前,回想起自己曾經學過的大明曆史。
正統年間,葉宗留、鄧茂七兩人起義叛亂。
起初時並不顯眼,後來規模急速膨脹,最終席卷了整個福建,就連半個江西都被鄧茂七納入囊中。
浙江地帶更有許多府城,被起義軍攻陷,成為起義軍向四周輻射的根據地。
規模之浩大,起義軍之猖狂,形勢之嚴峻,震動朝野。
哪怕是不問國事的朱祁鎮,成天享樂之餘,都關注到了這件事兒。
後來還是金濂臨危受命,率軍出擊。
在軍隊開拔之前,其家中老母病逝,朝廷甚至不允許其守孝,也要讓他火速出發,前往福州平亂。
金濂果真是個人才,一路連打帶消,不斷分化叛軍內部。
最終在正統十四年間在延平設下天羅地網,誘導鄧茂七率領叛軍主力進攻,一戰而就,徹底殲滅了鄧茂七叛軍主力。
之後不斷安撫剩餘叛軍,時間不長,效果卻很好,起義軍的動靜越來越小,再也不成氣候。
如今金濂擔任戶部尚書,就是此時積累的功勞。
說起來,朱祁鎮這廢物玩意兒,就是在大明朝內部爆發超大規模起義時,遠征草原。
也不知道這家夥是哪裏來這麽大的膽子,又是誰給了他這麽雄厚的底氣。
或許朱祁鎮真認為自己天子出征,所到之處無不拜服?
朱鈺心裏暗自吐了口唾沫,注意力轉移到金濂身上,對此人倒是越發滿意。
不僅世事通明,自身能力還很強,最重要的是,此人對名利似乎不是很在乎,效忠於大明,並無多少劣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