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道道旨意不斷發出,朱元璋也下令停止了聞風奏事。
既然事情已經差不多快要搞清楚了,那麽這個大殺器也就沒有必要再一直維持下去了。
畢竟,聞風奏事雖然很好用,但也是把雙刃劍,傷人又傷己。
要是一直持續下去的話,朝堂上隻怕真的會亂了套,反而會引發大麵積的混亂,影響朝政。
在停止了聞風奏事以後,朱元璋又命令大理寺和刑部聯合會審,盡快將一些被冤枉的、無辜被牽累的大臣們,統統都給放出來。
朱元璋心裏很明白,在開啟聞風奏事的情況下,必然有許多人是含冤入獄的,其中冤假錯案不在少數。
既然他已經做出了決定,那麽這些人自然也就可以放出來了。
這就是開啟聞風奏事的壞處。
但是朱元璋並沒有太在意,他是白手起家,赤手空拳打下了偌大江山的開國帝王,這點小事,他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天底下想當官的人多了去了,若是這些人抱有怨氣,那就換其他人好了。
過了幾日,朱元璋便令人召集幾位朝堂重臣進宮,商議政事。
明朝不設丞相一職,所有朝堂政事,主要由內閣幾位輔臣,再加上六部尚書合議,最後再報至朱元璋處裁定。
幾位朝中大臣被前些時日的聞風奏事搞得心神不定,雖說現在已經停了下來,但他們還是有些忐忑不安,正好趕上朱元璋召見,各人肚裏都懷著心思,準備探一探朱元璋的口風。
“諸位愛卿,今天找你們來,主要是為了兩件事。”
朱元璋在禦書房召見了眾人,他臉上沒什麽表情,淡淡的說道:“這第一件事呢,就是驛站改革。”
驛站改革?
大臣們聞言有些摸不著頭腦,陛下這是什麽意思?好好的驛站為何要去改革?
幾人互相對視了一眼,兵部尚書朗聲問道:“請問陛下,您所說的這驛站改革,是如何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