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跨國遺產繼承案:許麗晴探案集

二 開啟探索之旅

灤南縣南臨渤海,背倚燕山。20世紀70年代中期,賈東濤出生在該縣坨裏鎮的一個小漁村裏。他是家裏唯一的男孩,自然成了全家寄托的希望。

二十歲那年,賈東濤順利考入華西醫科大學法醫專業。在他獲悉法醫專業畢業生大都進入了公安係統後,無形中,他心底竟悄悄生出了對警察這份職業的向往。

大學最後一個學期,賈東濤在北京市公安局法醫中心實習了半年。在那棟略顯沉悶的大樓裏,賈東濤對法醫有了嶄新的認識。

突發而至的警情、雜亂無章的現場、案件的挑戰性、工作強度、危險係數等,全都大大超乎他的想象。誤餐?常事兒。加班熬夜?不稀奇。

可幾位頭發花白的老法醫一輩子就沒換過崗。他們甚至想都沒想過。他們心無旁騖。對此賈東濤不禁肅然起敬。

生長在海濱的賈東濤,自然對大海有著深沉的留戀;同時他也體會到了警察的艱辛與傳奇。他下定決心:找一個靠近大海的警隊紮根!

1998年,江海交匯的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向賈東濤拋出了橄欖枝,敞開了懷抱。已一路南下福建的賈東濤,在接到南通刑警支隊的通知後,不假思索,毫不猶豫就背著簡單的行李和一捆書過來了。

南通江風海韻,風光秀美,清澈激**的濠河,迂回曲折地環繞著古老的城區。風塵仆仆趕來的賈東濤,還沒來得及欣賞身邊的美景,便一頭紮進了刑警隊。這次分配,專業對口,從事物證鑒定工作。他心裏一塊大石頭放下了。

每天上班,他早早就到了辦公室,在實驗室等著送檢,認真做好每一例檢測。一遇到有出現場的任務,他總是纏著領導要跟著去。

黑瘦卻勤快的賈東濤,很快引起了分管技術的副支隊長方建新的注意。

賈東濤把自己的時間排得滿滿的。白天,物證檢驗,出現場;下班後,又自加壓力找課題,凡是與工作有關的法律條款和相關規定都反複研究。那個《人體傷害鑒定標準》條款,他差不多一字不漏地全都背了下來。他還學習了驗血型,深更半夜找不到新鮮血液,幹脆抽自己的,前後抽了三十多次,本就瘦弱的身體隻剩下五十多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