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日邁著一雙大腳板,行走在大街小巷、田埂小橋,就像一位鄉村大叔。他中等的個頭,稍黑的臉膛,憨厚的笑容,略帶一點駝背。他就是社區警察陳勤。
張家李家的他家家熟,街坊四鄰的他人人清,誰家有留守老人,誰家來了遠房親戚,誰家遇上什麽難事了,他都記在心裏……
領導說:“陳勤麵前沒困難,困難麵前有陳勤。”
同事們說:“他就是個鐵打的,白天黑夜在片區裏轉,從來不喊累。”
而警務區裏的群眾,則把他編進了當地歌謠《趕集歌》:
天上彩雲飄,
水裏魚兒跳,
賣魚的阿公哈哈笑:
陳勤的巡防隊呱呱叫,
腳板踏出平安道。
白天有人管,
晚上警燈閃,
買菜的媳婦嘖嘖誇:
陳勤的警務室頂呱呱,
敞門也能睡著覺。
人在村中走,
事在門前辦,
趕集的鄉鄰齊聲道:
我們不打“110”,
有事直接找陳勤。
每當聽到這首歌謠,陳勤總是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嘿嘿”一笑說:“其實,我做的那些都不算個事。隻要你把群眾舉過頭頂,他們就會把你留在心中。”
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民警察,就是靠著一顆忠誠為民的“赤子心”、一張念叨百姓安全的“婆婆嘴”、一副把群眾當作親人的“熱心腸”、一雙為鄉親們看家護院的“鐵腳板”,贏得了片區兩萬多名群眾的交口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