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破案現場:一線刑警偵查實錄

“陳勤警務工作室”掛牌的前前後後

對公安工作而言,打擊是一柄利劍,防範是一隻盾牌。要做好片區的治安防範工作,首先得人頭熟、底數清、情況明。

陳勤又邁開了那副鐵腳板。一個個堅實的腳印,記錄下他從“腳板警務”到“智慧警務”的演變過程,記錄下“陳勤警務工作室”從無到有的發展曆程,記錄下從“治安重點區域”到“零發案”片區的轉變奮鬥行程。

還是從陳勤的“腳板警務”說起吧。

剛到鎮南片區時,陳勤麵臨一無工作地點、二無協助人員、三無經費的窘境。

但是社區警務工作不能等。他拎著工作包,甩開大腳板,行走在片區的大街小巷、田埂小道,上門入戶送警民聯係卡,收集相關情況。遇到抽煙的群眾就遞上一支煙,聊上幾句話;見到做農活的,就挽起袖子,幫著拾掇一陣子;到飯點了,就在村民的家裏吃一口,碗底壓上10元錢……

鎮南片區常住人口9226人,外來人口13600餘人。他通過勤走、勤聽、勤看、勤問,摸底數、查人頭、問情況。三個月下來,他對片區裏14歲至65歲的群眾熟悉率達98%以上,工作對象、暫住人口熟悉率達到100%。哪裏發生過鄰裏矛盾,哪家有留守老人,哪個小廠又新來了幾個外地打工人員,哪些人家有出租房……陳勤的心裏記得明明白白。

他根據片區內建築物、道路的地理特點,手繪了一幅“巡防圖”。

這幅“巡防圖”就像個作戰地圖,片區裏283戶私房出租戶、5所中小學、16家場所行業、2家金融網點、8家大型股份製企業、186家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8處建築工地……“巡防圖”上標得清清楚楚。

零距離工作,讓他收獲很大。不但與社區群眾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還能及時掌握一些可疑情況、可疑人頭和治安隱患。一些案件也由被動接警轉為主動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