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逃往何方:刑偵大案筆記

勸抓並舉

第二天上午,馬超召集相關人員專題研究緝捕秋飛。

“‘11·6案件’我沒有參與偵辦。幾年前大隊決定由我和韓帥負責緝捕秋飛,我們想了許多辦法,采取了不少偵查手段,但是至今沒有摸到有關秋飛行蹤的任何信息。工作沒做好,我有責任。”刑偵大隊副大隊長崔軍凱看了馬超遞過來的左局長批示後,作了一番客觀解釋與檢討。濃眉毛絡腮胡、大眼睛高鼻梁的崔軍凱,此時臉色顯得有點尷尬。

“主要責任在我,因為具體工作是我去做的。”韓帥接著作檢討。而後他話題一轉,沒作鋪墊就說:“我認為秋飛有已經死亡的可能。”

“秋飛可能死了?你有什麽依據?”馬超問。

韓帥腦子靈光,點子多,敢於直言,隻是經驗尚欠豐富,性格有點偏急。分析案件,提出新的觀點,是要有充分客觀依據的。

韓帥心中早有準備,馬上答道:“馬大,我的依據主要有兩點。一是我們采取了各種偵查手段,如果秋飛活著,多少會有一些他的行蹤信息,但幾年來卻是一點也沒有。二是我仔細研究了‘11·6案件’的材料,牛勇飛一方,除秋飛外,五個都是在社會上混的人,關係很緊密,案發前有過多次打架鬥毆的劣跡,而秋飛一直在廠裏打工,同事們都反映他很老實,怎麽會突然動刀捅死捅傷人呢?”說到這兒,韓帥停住了,不再往下說。

“繼續說呀,從這兩點你得出了什麽結論?”馬超目光中充滿了鼓勵。

“我認為牛勇飛等人有殺人滅口,再把行凶責任都推到秋飛身上的可能。”

“案中案,傷害案件中還有謀殺大案,這種可能性有多大?”參加工作才兩年多一點的李小林,第一次聽到這種分析,感到很驚訝。

刑大信息中隊隊長張鶯接著說:“小韓,你的觀點也夠大膽的。‘11·6案件’的相關信息我一直都在關注,秋飛死了,我覺得是有這種可能,但如果說是被謀殺致死的,沒有什麽依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