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稠在董卓軍中並不是最頂級的將軍,就是董卓自己都比他強上一些。其餘比如說徐榮,張濟,郭汜等人更不必說。除此以外更有李傕。到是華雄和董卓的另一個女婿牛輔留在西涼軍中,沒有一同來洛陽。
就是身為謀士的李儒,由於旁觀者清,看到樊稠不如平時戰陣一般,呼喝酣鬥,而是一聲不吭的奮力拚殺,就已經覺得不對。
沉穩的李傕還沒開口,有些魯莽的郭汜就說出了不妥。
怎麽都想不到會是如此這般情景的董卓,怎麽會想不到樊稠落敗之後的命運?看看滿臉微笑站在一旁的鮑鴻,就知道,如果楊烈重傷或者殺了樊稠,鮑鴻絕對會站在楊烈一邊的。
而且,楊烈可是雍門的城門候,這裏正是楊烈的職責範圍。而樊稠無端挑釁,如果勝了,倒還好說,如果落敗,哪怕是有所死傷,就是天子絕對不會責怪楊烈的。人家這是忠於職守,而自己本就出身西涼,不被朝中大臣以及天子所看重。到時候,即便是自己為樊稠喊冤,但結果如何,還用說麽?說不定剛剛到手的涼州刺史都會因此丟掉。
雖說涼州刺史不過是區區六百石的職位,但它確實監督西涼各處的一個要職,雖然品級不高,權力卻重,加之自己本就出身西涼大族,有著底蘊,能夠做了涼州刺史,那絕對是一個極好的發展壯大自己勢力的機會。就是一郡太守都比不過這個刺史對自己有用。
所以,董卓在得到提醒之後,馬上說道。
“去救下樊稠,順勢給那小子一點教訓。”
董卓沒有點名,卻是誰都明白,這是對於西涼軍中,最為出色的大將李傕說的。
李傕本是前漢將軍李廣的一個分支,不但練兵有方,就連自身也有著一身的好武藝。所以董卓才會直接逃李傕出手。
但旁邊的徐榮卻是直接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