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自家老太爺這麽一說,楊烈頓時明白了。
袁家主謀,楊家也有利益。這種事情,即便是看出鮑鴻委屈,但也無人出來說話,滿朝之中,除了自己這個剛入朝堂的愣頭青,誰會冒著得罪兩家四世三公的家族去對鮑鴻伸出援手呢?
所以,才會有著和自己有著淵源,並且是舉薦之恩的楊彪出麵,讓自己不要多管閑事。
但是,自己到底是管還是不管呢?楊烈有些猶豫。
老太爺看出了楊烈的心思,對他說道。
“好男兒猶豫什麽?想做什麽就做什麽,我們加要是願意委屈,怎麽會到了你這個時候,才做到兩千石?”
老太爺說的也對,怎麽說楊家那位祖先,也會做到了將梁侯,樓船將軍,本身又是以武起家的猛人。武帝以後,多少回動亂,難道就沒有一次出頭的機會?更何況酷吏而已,當初酷吏十個,楊仆可不是排名第一,不過是做過主爵都尉,管的就是冊封承繼,才被列入進去的,實際上他離酷吏遠得很呢。
但是,楊烈猶豫的不是自己,而是鮑鴻。他真的貪財,而且貪到不加掩飾的地步。所以即便是天子,對於他的秉性一清二楚,所以對於那道表章才是將信將疑的樣子。
自己站出來,不是不行,但是對鮑鴻他確實沒有信心。
楊烈對老太爺說了自己的擔心以後,讓老太爺也是一聲歎息,閉口不言,走回後堂,不再說這件事情了。
“你真的想要救鮑鴻?”
這個時候,許久沒有冒泡的萬世,居然開口問道。
“我就是覺得鮑鴻是個大將之才,而且對於朝堂熟悉得很,怎麽說,如果繼續下去,對我有很多好處的。”
“而且,如果他真的就此離開屯騎和西園軍,說不定再來一個校尉,還會和現在一樣麽?別說軍司馬保不住,就連別部司馬也夠嗆。袁楊兩家都出手了,大將軍那裏會沒有想法?當時的西園八校尉還不是爭得厲害?不得不分座坐,吃果果?現在鮑鴻如果不做校尉,誰知道會是有誰來做?換個坑爹的家夥,我還不如繼續去做我的城門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