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駕崩,滿朝文武盡皆戴孝,不過忙碌的是那些文官,對於楊烈這種將軍,還是實職的那種,連按部就班,進宮守靈都不用,隻要掌控好本部兵馬,就是最大的作用,緊要的任務。
而楊烈本就是閉門練兵,所以,對他來說,影響並不大。隻不過需要應酬一些早早找上門的一些人的門客而已。
這些早就把握著大局的楊烈,應對的輕鬆自如,反正隨口答曰,既不得罪也不會答應什麽。對方本來也是過來混個臉熟而已,沒有指望楊烈這位騎都尉承諾什麽,所以倒也平安無事。
而在這時的大將軍何進的府中,到是一群人正在商議著一件大事。
天子駕崩,國不可一日無君,靈帝身後,有誰繼承大統呢?
作為何皇後,不,瑞金也是太後了,何太後的娘家人,何進當然要讓自己的外甥劉辯登基為帝,那樣的話,不但是名正言順,對於何進以及他的這些幕僚們,也有著莫大的好處。
不得不說,自從大將軍何進從南陽宛城進京以來,從一介郎官,做到大將軍,也是籠絡了不少的人才,如今光是坐在這裏商議這件大事的名士幕僚,就有著許多,還都是鼎鼎大名的那種。
別的不說,四世三公的兩大家族之中,袁家的袁紹袁術兩兄弟,就在大將軍府中任職,而何進為了拉攏士人,有拜太尉楊彪的父親楊賜為師,學習經學。所以,隻要大將軍府發出征辟令,大多數文人名士到是樂的到何進府上尋一安身之所在。而且稍有建樹,還能被大將軍舉薦為官,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今天在場討論的就有著袁紹袁術兩兄弟,曹操曹孟德,名士陳琳,王匡,該有潁川荀家的荀爽,等人,可以說人才濟濟。
他們如今索要商議的正是天子駕崩,何人即位為帝的大事。
按說,天子生前未曾立下太子,還由於何皇後的緣故,所以,劉辯才是靈帝的正牌嫡子,還是嫡長子。所以,天經地義的,就應該是劉辯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