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非但沒有命人看守糧倉,囤積糧食,反而還在加大了對魏國的戰事!我且問你,你就是這麽備荒的嗎!?”
羋宸看著呂不韋,大聲吼道。
沒錯,這便是羋宸的終極殺招,秦魏暢邑之戰!
這場戰的規模其實並不大,屬於戰國時期的“局部戰爭”,因此在曆史上並沒有留下什麽響亮的名字。
但是這場戰爭有一點卻非常特殊,以至於它能從戰國時期大大小小的戰爭中脫穎而出,讓後世之人注意到它,那就是這場戰爭爆發的時間。
秦王政三年!
根據史書記載,秦魏暢邑之戰開始於秦王政三年的十月,結束於次年的三月,前後曆時將近一年半(秦國以十月為一年的第一個月份,到次年三月一共十六個月。)
而秦王政三年,恰好是曆史上秦國大饑荒發生的年份!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中,秦國非但沒有停止自己的戰爭腳步,反而還加大了兵力,在前線和魏國死磕了長達一年半的時間,這如何不令後人感到驚詫?
後人尚且如此,更別說是處於當前時代的秦國人了。雖然此時的羋宸還不知道這場旱災到底會給秦國帶來多大的災難,但是有一點他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這次旱災絕對不會那麽輕易就結束。
不說直接將秦國的人口數量腰斬吧,但是讓秦國朝堂忙於應付卻是肯定的。為了盡可能地減少這場旱災給秦國帶來的影響,秦國朝堂必須要提前布局,廣泛屯糧才行。
可就是在這種時候,丞相呂不韋卻非但沒有選擇這麽做,反而選擇了擴大前線的戰事,這如何能不令羋宸感到驚喜?
驚的是,呂不韋的膽子竟然如此之大,絲毫不拿秦國的國運當回事。喜的是,自己終於找到扳倒呂不韋的機會了!
後世很多人認為在嬴政親政之前,呂不韋在秦國可以一手遮天,這其實是不對的。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存在派係的,不同的派係之間為何共同的利益,確實可以做到攜手並進,相互扶持。但是更多時候,這些派係之間是處於敵對狀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