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薛成玉和趙小蔥來到了大名府地區的月亮灣。
這個月亮灣依山傍水,村子前的那一條寬約百米的大江汩汩流淌,似乎在訴說著千百年的心事。
這次,薛成玉要找的人,是一個名叫李大目的男子。
他自小父母雙亡,是吃百家飯長大的。
李大目有個發小叫馬木聰,兩人是光著屁股一起長大的,小時候常常一起下河摸魚摸蝦,上山掏鳥蛋,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馬木聰家境好一點,馬木聰十六歲的時候,父母就想把他送到他二舅那裏去學手藝。
可是,馬木聰卻不想去,後來,他提出要求,就是要父母讓他和李大目一起去學製作糯米糕的手藝。
父母見李大目可憐,於是,就讓他們兩個人一起跟著鎮上馬木聰的二舅學藝去了。
馬木聰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而且他二舅教他也更用心。
他隻學了一年,就掌握了製作糯米糕的技術,於是,二舅就讓他出師了。
而李大目比較笨拙,學了一年,他隻是粗略掌握了製作糯米糕的技術,沒辦法,師傅就讓他多做粗活,在店裏當個小工了。
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馬木聰出師之後,在回家的路上,他竟然失蹤了。
後來,大家在一個山腳下的木屋裏發現了馬木聰的屍體。
死去的馬木聰就像被什麽東西吸光了鮮血一樣,幹癟癟地躺在地上。
李大目聽到消息,跑到那個木屋裏,看到自己的好兄弟就這樣莫名其妙地死了,他哭得昏天糊地。
而馬木聰的父母更是幾次哭暈倒在了地上。
冷靜下來的李大目發現,死去的馬木聰雖然身體是幹癟的,但是身上的衣服卻是無比的滑膩。
失去了馬木聰這個最好的朋友,李大目也不想在城裏繼續待下去了。
他幫馬木聰的父母料理好了馬木聰的後事,陪著馬木聰的父母守孝七日之後,他就對馬木聰的父母說:“伯父伯母,木聰走了,你們節哀順變吧。以後,我就是你們的兒子,我會給你們養老送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