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老兵口述抗戰史(全3冊)

新38師到印度

1942年5月27日,孫立人率新38師進入印度。沿途僅用18天。

四天後的5月31日7時,被困在緬北野人山中的第5軍軍長杜聿明接到蔣介石密令:“該軍應即向印境或印度東北之列多轉進,暫事休息……”之所以用密令,是因為擔心日軍會截聽。從5月18日,蔣介石發出“中國軍隊無撤人印度之意”的電文,到5月31日的這封密令,說明經過漫長而艱苦的13天的思索,蔣介石和軍政部終於想通了,尊嚴其次,生命第一。

進入印度後,孫立人清點人數,從入緬作戰,到撤出緬甸,大小作戰數十次,跋涉山峰河穀數十道,9000人損失了1000多人。

但是,副師長齊學啟依然沒有找到。

孫立人準備派出小分隊返回緬甸尋找齊學啟。小分隊還沒有出發,一隊全副武裝的英軍出現了,他們奉有英軍東方警備軍軍團長艾爾文的命令,要求新38師就地繳械。

楊伯方說,那時候部隊有一條規定,上了戰場,槍支一刻也不能離身。當時,新38師義憤填膺,排成方陣,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嚴陣以待。有的戰士喊著:“想讓我們繳械,就放馬過來!”

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看著這支雖麵黃肌瘦但鬥誌昂揚的軍隊,看著他們挺起的寒光閃閃的刺刀,看著他們視死如歸的神情和怒火燃燒的眼睛,英國人害怕了。在西方人的眼中,生命高於一切;在東方人的眼中,尊嚴高於一切。聰明的英國人明白,如果要讓這支軍隊繳械,勢必會引起一場戰爭。然而,盡管這些剛剛從原始森林中走出的人饑腸轆轆,他們卻仍然具有壓倒一切的氣勢,仍然保持著強大的戰鬥力。這場戰爭,英國人不一定能夠勝算。英國人膽怯了。英國所謂的警備軍,說白了就是城管,城管的戰鬥力能夠勝過軍人嗎?

然而,大英帝國的軍隊畢竟也是有尊嚴的,英國東方警備軍軍團長艾爾文的命令已經發出,要求繳了這支中國軍隊的械,大英帝國的軍隊總不能空手回去說,這個任務無法完成。這是在大英帝國的殖民地上,堂堂大英帝國的軍隊,怎麽能夠容忍這支穿越了原始森林的彈盡糧絕的中國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