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反攻戰中,三大戰役中的另外兩場戰役是鬆山戰役和龍陵戰役。
鬆山戰役和龍陵戰役是第11集團軍打響的,時間在20集團軍反攻高黎貢山之後。
鬆山隻是一個地方名,是由二十幾座長滿了鬆樹的山峰組成的,主峰髙達2200米,這些山峰位於雲南省龍陵縣臘猛鄉怒江西岸的高黎貢山南麓,扼守著滇緬公路,山峰上的炮火直接威脅滇緬公路上的車輛。如果不能占領鬆山,滇緬公路則無法通車。
龍陵則是滇緬公路的必經之路,日軍在此布有重兵。
鬆山在龍陵的東麵,第11集團軍在渡過怒江後,分兵攻打鬆山,而主力則繞過鬆山直取龍陵。
鬆山戰役和龍陵戰役,都是1944年6月4日打響的。
防守整個滇西的,都是日軍第56師團,代號“龍師團”。
據抗戰老兵介紹,日軍師團的代號,是在電報中經常使用的,目的是為了避免電報內容被破譯。
龍陵有很多與龍有關的地名。龍陵,字麵意思就是龍的墳墓,龍陵境內還有一座伏龍寺,鬆山上有一處陣地叫滾龍坡……據戰後參加了龍陵戰役和鬆山戰役的日軍回憶,56師團的日軍一來到龍陵,聽到這些寓意深遠的地名,心中就有了不祥之兆。果然,兩年後,一語成讖,龍陵成為了龍兵團56師團的葬身之地。
鬆山戰役開始的時候,遠征軍得到的情報是,鬆山上僅有日軍三四百名、火炮五門、機槍十挺。而事實上,當遠征軍開始攻打時,鬆山上已經有了1260名日軍、火炮22門。一些史學家由此推斷,當時是日軍截獲並破譯了遠征軍的電報後,得知遠征軍要派重兵攻打鬆山,便向鬆山增兵,致使遠征軍傷亡慘重。
第11集團軍先鋒71軍渡過怒江後,於6月4日攻占了臘猛,派遣尚欠一個團的新28師攻打鬆山,兩個團五六千人圍攻情報中所說的三四百人把守的鬆山,應該能夠攻克;於是,71軍的剩餘部隊:87師、88師和新28師的84團,繞過鬆山,直逼龍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