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多麵曾國藩

第十章 “白眼狼”是怎樣煉成的:爭餉背後的利益爭奪

天京是太平天國的首都。太平軍在這裏防禦力量,遠不是其他城鎮可以比擬的。攻克安慶時,曾國荃直轄的軍隊也就一萬多人,但到了天京城下,這支軍隊迅速擴充至五萬餘人。大規模的擴軍給湘軍造成了相當嚴重的問題,軍紀渙散、暮氣沉沉,已經成了湘軍的常態。當初羅澤南創建湘鄉勇時帶給士兵的那種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麵貌,已經完全不複存在了。

對於曾國藩來說,最嚴重的問題是無法籌集足夠多的餉銀。按照常規,湘軍每月需要的銀兩數是士兵數的六倍。也就是說,當初攻打安慶時,曾國藩隻需為曾國荃直轄的軍隊每月提供將近十萬兩的白銀即可。但現在,這一數目上升到了三十多萬兩。餉銀的匱乏成了製約湘軍取得最後勝利的關鍵因素。曾國藩為此絞盡腦汁,焦頭爛額。

當時為曾國藩直轄軍隊提供軍餉的省份主要是:曾國藩直接管轄的兩江三省,即江西、安徽、江蘇三省;湘軍的大本營湖廣兩省,即湖南、湖北兩省;東南諸省當中受太平軍襲擾最少的廣東省。下麵我就分別敘述各省為曾國藩直轄軍隊提供軍餉的情況。

首先說說曾國藩的家鄉湖南省。湖南一直是湘軍最可靠的後方基地,在人力物力財力的供應方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自1854年城陵磯之戰後,直至1859年石達開入湘,四年多時間裏麵,湖南沒有遭受太平軍的大規模襲擾,在亂世之中獲得了難能可貴的發展機會。主持湖南政局的駱秉章、左宗棠又是少有的能人,大刀闊斧地進行了一係列改革,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因此,1859年石達開入湘之前,湖南的財政情況是相當好的。

然而,1859年以及1861年,太平軍石達開部兩次殺入湖南,湖南經濟因此遭受重創。1860年至1862年三年之間,湖南又多次遭受水災,民生凋敝,地丁漕折很難收上來,軍餉來源受到限製,而士紳也沒有餘錢捐給湘軍充當軍餉。同時,江浙一帶被太平軍占領,江浙的貨物不能運往湖南銷售,厘金收入因此大為減少。這一時期的湖南財政相當困難,軍餉供給也難以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