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養殖場熱鬧非凡。
各地趕來的小販們濟濟一堂,他們應楊易的熱情邀請而來,楊易準備和他們“合作”,開拓更廣闊的商業版圖。還有一位客人,就是徽商程維霖,他將楊易奪回的商隊物資送到寧遠,辦理完交割後,返京路上,路過永平,就順道來雙山拜會楊易。恰逢楊易的“代理商會議”,於是列席參加。不過,他對家禽生意不感興趣,這些貨物不好運輸,不便儲存,利潤也不高。但是他對皮革作坊生產的皮貨非常感興趣。
開會前,楊易特地安排他們參觀了養殖場,販子們非常震驚於養殖場的規模,也對未來與養殖場合作充滿了信心。
會上,楊易侃侃而談,"各位也看到了我們養殖場的規模,正因為我們的規模大,所以成本有巨大優勢。目前我們的肉雞存欄接近十萬隻,上個月的上市量在肉雞三萬隻左右,雞蛋三十萬個。我們養殖場還在擴建,準備把規模再翻一倍。除了肉雞,我們養殖的肉豬要不了多久也會陸續出欄。現在我們的存欄量達到了四千頭,下月開始出欄。"
“噝---”全場倒吸口冷氣,販子們驚詫於這個令人震驚的數學。在小農經濟時代,這絕對是個大數字。
"但是市場銷量有限,如果僅限於周邊幾個縣的銷售,肯定賣不了那麽多,如果有願意開拓更遠地方的銷售,我們願意給予當地獨家銷售便利,並且按銷售數量的多少給予返點。賣的越多,返點越高。"
"我們給予各位經銷商價格,原本肉雞每隻八十文,雞蛋四文。為了感謝大家對養殖場的支持,我們讓利大酬賓,以後給諸位的價格肉雞七十文,雞蛋三文。再根據地域的遠近適當降降價。豬肉的價格目前還沒有核算好,但是可以告訴你們的是,價格絕對實惠,你們有的賺。"楊易自信的報出了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