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八年正月,壬戌,賊陷潁州,知州尹夢鼇、通判趙士寬俱闔室死之;殺故兵部尚書張鶴鳴、雲南按察副使張鶴鵬、中書舍人田之應,諸生遇害百餘人。
丙寅,賊陷鳳陽。焚皇陵樓殿,燔鬆三十萬株,殺司香太監六十餘人;高牆罪宗百餘人;恣掠三日。
乙亥,議湖廣加派。出帑金二十萬助剿餉,貯開封;以援兵會集於此。出太仆寺金十萬輸西安,又截本省餉十萬貯淮、揚,以防寇逸。
賊陷巢縣,殺知縣嚴彥芳;攻舒城,坑千人。
己卯,黃梅賊陷無為州,又掠宿鬆;
上下詔罪己,避殿徹樂。詔曰:『朕以涼德,纘承大統。不期倚任非人,遂至師徒暴露、黎庶顛連。國帑匱絀,而征調未已……地方複遭**,生靈又罹湯火:痛心切齒,其何以堪!……朕不忍獨享甘旨;念其披艱冒險,朕不忍獨衣文繡。茲避居武英殿,減膳徹樂;除典禮外,唯以青衣從事,以示與我行間文武、士卒甘苦相同之意,以太平之日為止。文武亦各省察往過,淬勵將來;上下交修,用回天意。總督、總理遍告行間仰體朕心,共救民命』。
相比於麵對國事日艱而焦頭爛額的崇禎,楊易正以披荊斬棘、攻堅克難的大無畏、大手筆氣概,掀起農場建設的熱潮。
持續不斷湧入的流民帶來豐沛的勞動力,強大的財力、物力支撐著墾荒的版圖不斷沿著溝渠向天際延伸……
整修一新的密豐城各類房屋林立,人氣漸濃。
初春的暖風吹來,冰雪融化,雪水很快填滿水庫,漫壩而出。
提高的水位促使河水沿著溝渠自流灌溉這一方沃土,完全不需要用打井、挑水這些落後方式灌溉田地。
當河水沿著溝渠向大地奔流的那一刻,整個農場歡聲雷動。
很多人喜極而泣,他們太清楚這意味著什麽。有水才有莊稼,才有飽暖的生活。這些年,各地大旱,餓殍遍野。有了這樣的灌溉係統,不但省下無數辛酸和勞苦,而且擺脫了看老天臉色的被動局麵,可以做到旱澇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