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吐蕃三教乃是佛教密宗,非但佛法的修練法門不許外傳,就連三教的武功也絕少現於江湖之中。
白教法王當年曾應煬帝之請,出山為河南府災民念經祈福,駐蹕少林,與少林寺掌門曇宗大師曾印證武功,雙方不勝不敗,各擅勝場。
事後曇宗大師對人提起白教法王,忍不住衷心讚歎,言道他年紀輕輕,居然能同時破解少林寺五種秘不示人的絕藝,並提出極為中肯的意見,實在堪稱吐蕃三教古往今來第一位最為睿智的高手。
經此中原一行,白教法王名聲響徹江湖,武林中人但說及吐蕃三教,無不對白教法王敬服景仰。
是以白教在吐蕃三教實力最弱,白教法王的名頭卻遠在黃教和紅教兩位活佛之上,被尊為三教之中的第一位高手,是連吐蕃讚普鬆讚幹布也極為讚賞和倚重的。
但見白教法王淵渟嶽峙,身形不動,隻是輕飄飄地四麵發掌,說也奇怪,那灰衣老人神妙詭譎的怪異劍法竟被他的掌力漸漸克製。
劍法使出,也不如剛才那麽如意,吐氣開聲,也不像之前那麽輕鬆自若了。原來白教法王乃是一代宗師。
和那灰衣老人一接手,就知對方內力深厚在已之上,硬拚之下,自己久戰則必敗無疑,最好將計就計。
以白教著名的大手印神功來牽引消耗對方的真力,要拖得那灰衣老人黔驢技盡。
他雙掌連環疾劈,以守為攻,剛猛無倫的大手印掌力之中帶著吐蕃三教中特有的分筋錯骨纏絲手內勁,左牽右引,兩種不同的武功之間,還夾著三路指法,三十招後,果然把那灰衣老人隻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
隻聽那灰衣老人叫道:“你趁人之危贏我,我輸了也不服!”
白教法王笑道:“袁先生乃是赫赫有名的河套之王,不知要怎樣你才肯口服心服交出‘無字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