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司農孫寶因正直敢言,談論時弊而被貶,大漢朝廷文武大臣聞訊,更加誠惶誠恐,憂慮不安。
太中大夫嚴尤,看到這種情形,很是擔心憂慮,對自己的親友嚴密說道:
“諸君:
申屠剛、大司農孫寶兩位士大夫,因正直敢言,而被朝廷貶斥,令人憂心忡忡。
察納雅言,唯才是舉,乃朝廷治理正軌。阻塞言路,親佞遠賢,容不得不同意見,對朝廷治理極端不利。我一定要規勸大司馬大人,改變這種局麵。”
嚴密急忙勸道:
“太中大夫大人:
當年,大人曾經是大司馬大人在敦學坊學習時的同窗好友,與大司馬大人一向關係親密。如今,大人你也很受大司馬大人的賞識和信任。
然而此事,嚴密私下以為,大人你不宜出麵阻止,為他們說情。
大人你博學多才,足智多謀,一定深刻理解大司馬大人的脾氣和秉性。
申屠剛、大司農孫大人的直言無忌,已經挑戰了大司馬大人的底線,恐怕不會接受大人的意見。”
嚴尤不理,回答道:
“多謝嚴大人提醒。正因為我嚴尤深受大司馬大人信任,我才不希望大司馬大人出現失誤。”
嚴尤拒絕了嚴密的意見,憑借與大司馬王莽的良好關係,於是獨自前往大司馬府,向王莽進言。
賓主施禮坐下,嚴尤就神色嚴正地說服王莽道:
“大司馬大人:
所謂兼聽則明,偏聽則暗。閣下作為主持朝廷大局的大臣,應該有寬廣的胸懷,有容人之量。察納雅言,兼收並蓄,要容得下不同見解和意見,不要打擊大家進言議政的積極性。
如此,才能夠有利於朝廷的治理,對國家的長治久安更加有利。
如果自以為是,唯我獨尊,聽不進一點逆耳之言,最終的結果,必然是阿諛逢迎的假大空話充斥朝廷,閣下再也聽不到一點真實的話語,了解不到一點朝廷、民間真實確實的情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