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東漢之布衣天子

第六十四回 孔太師推崇宰衡 安漢公不忘姑恩

1

太師府裏,太師孔光、太保王舜等三公四輔領頭,將朝廷重要的文武大臣,召集到了一起,共同研讀安漢公王莽,謙遜退讓、辭讓賞賜的奏章。

讀完王莽的奏章以後,大家都十分敬慕、高山仰止。

太師孔光,露出一副佩服得五體投地的表情,率先發言,對太保王舜等三公四輔大臣說道:

“諸君:

雖然安漢公大人,如此謙虛退讓,堅決不肯接受太皇太後陛下的賞賜,堪稱高尚。

但朝廷自有獎善罰惡,懲惡揚善的規矩。我們怎麽能夠,損害朝廷的賞罰原則,埋沒安漢公大人的赫赫功勳呢?

諸君以為,孔某的意見如何呢?”

“太師大人見識高絕,言之有理。

的的確確,治理國家,必須遵守獎善罰惡,懲惡揚善的規矩。

我們絕對不能夠因安漢公大人的謙讓,就埋沒安漢公大人的功勞,給後代子孫,留下話柄。

不如這樣的話,我們三公四輔,和諸位大臣一道,再次聯名,向太皇太後和皇帝陛下上書,提出封賞安漢公大人的請求。諸君以為如何呢?”

大司徒馬宮,建議道。

太保王舜、右將軍甄邯等三公四輔大臣,一致同意道:

“兩位大人的建議很好。事不宜遲,我們應該趁熱打鐵,促成這件美事。

對於我們來說,這也是大功一件。”

太師孔光,遂代表太保王舜、大司徒馬宮等三公四輔大臣,上書太皇太後和皇帝,向太皇太後和皇帝建議說:

“太皇太後和皇帝陛下:

臣等以為,先前朝廷對安漢公大人的賞賜,還遠遠不足以表彰,安漢公大人的浩大功績。

雖然大公無私、謙虛辭讓,是安漢公大人的一貫作風和美德,但兩位至高無上的陛下,為了國家的大義原則,到底也不可以聽從,安漢公大人謙遜避讓、沒有私心的意見,而讓大漢朝廷一貫恩賜功臣,獎善罰惡的美名,受到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