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場一行,朱標算是徹底定地這幅解開解老先生。
老先生對太子朱標提出的“人人皆有書讀”的理念表示雙手讚同,隻是現在想要全麵推廣,還是有很大的難度,比如士族層麵就說不過去,他們根本就不會讓所有的普通百姓讀書識字。
因為,百姓一旦明事理了,他們對百姓的掌控力會在很大程度上早點到手削弱。
不過,太子朱標並不在意。
他並不想搞什麽牢籠治世,用八股文鎖住有才能的人,讓他們白首窮經,因為這是不對的。
古人說:天生我材必有用!
古人還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要真正地挖掘人才,就要先挖掘他的興趣所在和他的才能所在,這才是搞教育該幹的事兒。
解老先生對這種新穎的教育理念表示耳目一新,認真琢磨之後,就決定在朱標為他開辦的學堂進行嚐試。
朱標在安頓好解家人之後,心滿意足地帶著助手解綸回到了皇宮。
那禦書房裏,還有很多奏章需要批複,不過有了解綸的幫助,這批複奏章的效率那是提高了不少。
或許是因為解家爺爺解子元曾經當過官,解綸在政務處理方麵極具天賦,朱標在他的幫助下,很快就批完了所有的奏章,而這大部分的奏章,都是解綸代為批示的。
“真看不出來,你年紀輕輕,居然對行政事務如此得心應手。”
朱標望著解綸批複的奏章,隻覺得他文筆老練,一點也不像個年輕人。
曆史上的解綸曾在洪武二十一年的科舉中,中戊辰科三甲第六十七名進士,後升任監察禦史,連老朱都對他極為稱讚稱。後來改任應天府教授,居官三年,因為性情剛直與權貴交惡,才被人踢出了官場,未能錄用。
朱標對這種敢於與權貴正麵剛的人都保持著尊敬的態度,因為在他原來生活的世界裏,這樣的人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