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嶽勇:詭殺罪係列(全4冊)

第35案:亂世名醫

1

大清朝光緒年間,繡林城裏出了一位名醫,名叫餘秋鴻。

餘氏為中醫世家,餘秋鴻祖上三代皆為宮廷禦醫,餘秋鴻的父親曾任光緒朝太醫院右院判,相當於今天衛生部副部長。後因給老佛爺看病時遭人陷害,被貶還鄉,不久便鬱鬱而終。餘秋鴻自幼習醫,繼承了父親的衣缽,立誌要重入太醫院,光耀門楣。欲進太醫院,除了要精通醫理,通過太醫院逐級考試之外,還需有一名六品以上官員保薦。餘秋鴻因是罪官之子,乏人舉薦,雖然數次考試皆名列前茅,然終未能如願,心中鬱悶,遂在繡林城裏開了一間“鴻生堂”醫館,做了一名坐堂大夫。

餘秋鴻醫術高明,善治各種疑難雜症。有一患兒,耳內流膿,耳痛不止,請城中一位老醫生診之,乃膿耳之症,先以蔓荊子散內服,後外用爛耳散,均不見效,反複發作,纏綿日久,患兒痛苦不堪。其父攜子求診於鴻生堂。餘秋鴻取鱔魚一條,剪斷尾巴,使鱔魚血滴入患兒耳中。患兒耳痛立止,數日而愈,再不複發。老醫生言他乃誤打誤撞,碰巧治好了病人。餘秋鴻笑言,《本草綱目》中早有記載,鱔魚血,治耳痛,滴數點入耳。治鼻衄,滴數點入鼻。治疹後生翳,點少許入目。治赤疵,同蒜汁、墨汁頻塗之,又塗赤遊風。何來誤打誤撞之說?不久後,又有一少年患膿耳出血,求診至老醫生門下。老醫生以鱔魚血滴之,幾日後少年耳中發出惡臭,幾至耳聾。後求診至鴻生堂。餘秋鴻用雞蛋一個,豬肝五錢,俱用香油炒,再以黑芝麻一兩,炒研共搗融,微火烘暖,攤綢上貼於少年耳外,不日即愈。老醫生問其故,餘秋鴻曰,這少年與那患兒雖同為膿耳,但內因卻各不相同,患兒膿耳乃風熱邪毒侵襲所至,隻需疏風清熱,解毒消腫即可;此少年膿耳出血,乃耳內有蟲,所以膿血不止,隻需用油香之物將蟲引出,血蟲出盡,自當痊愈。老醫生道聲後生可畏,佩服得五體投地。餘秋鴻因此名聲鵲起,漸漸成為兩湖一帶最為年輕的中醫聖手。